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ppt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要求新生儿访视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访视时应携带新生儿访视包,出示相关工作证件。新生儿访视包应包括:体温计、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电子体重秤、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75%酒精、消毒棉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电子体重秤最大载重为10kg,最小分度值为50g。注意医疗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检查前清洁双手,检查时注意保暖,动作轻柔,使用杠杆秤时注意不要离床或地面过高。加强宣教和健康指导。告知访视目的和服务内容,反馈访视结果,提供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情况进行随访。发现新生儿危重征象,应向家长说明情况,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保证工作质量,按要求询问相关信息,认真完成测量和体检。完整、准确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并纳入儿童健康档案。第2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考核指标新生儿访视覆盖率=(该年接受1次及1次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同期活产数)×100%2.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同期纯母乳喂养新生儿数/满月访视有喂养记录的新生儿数)×100%第2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卫生部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第2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规范主要内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与方法流程图工作要求考核指标筛查时间筛查方法筛查工具转诊办法专案管理卫生部新规范卫生局转发通知第2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内容与方法检查时间0-6岁每年一次6-11月,1岁~,2岁~,3岁~,4岁~,5岁~,6岁~耳外观检查: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听力筛查:检查内容第2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听力筛查听觉行为观察法:不单独使用听觉评估仪:主流筛查型耳声发射:发展方向筛查方法及工具第2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听力筛查听觉评估仪筛查阳性指标年龄测试音强度测试音频率筛查阳性结果12月龄(6-11月龄)60(dBSPL,声场)2kHz(啭音)无听觉反应24月龄(12-35月龄)55-60(dBSPL,声场)2、4kHz(啭音)任一频率无听觉反应3-6岁40-45(dBHL,耳机或声场)1、2、4kHz(纯音)任一频率无听觉反应第2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第2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诊转诊办法听力筛查未通过或家长怀疑有听力障碍者,嘱持“听力筛查报告单”上转北京市六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一步诊断检查,并及时索取诊断结果以备记录。转诊指征1.听觉行为观察法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2.听觉评估仪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3.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第2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专案管理(1)在册儿童中助产机构听力初筛任一耳未通过者;(2)在册儿童中NICU住院期间听力筛查任一耳未通过者;(3)在册儿童中每年大体检期间听力评估仪筛查任一耳未通过者。专案管理对象第2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专案管理凡符合专案管理对象者均纳入《北京市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专案管理登记册》,并逐项填写管理内容。如复筛或诊断结果正常,可结案;如诊断结果异常,原则上每三个月诊断一次,追访至1岁时或曾明确临床诊断亦可结案。追访过程中必须依据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前告知下一步就诊行为:助产机构初筛未通过儿童,必须告知42天回原机构接受复筛;助产机构复筛、NICU筛查及大体检时听力评估仪筛查未通过者须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