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1-人教课标版.doc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1-人教课标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谭森

课题 梳理探究课:

教学目标: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学习欣赏对联,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收集和积累名联。

教学重点: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尝试对简单的对子。

教学思路

梳理对联常识→赏析各类对联→尝试对对联→接触高考对联试题

主要教学方法:

梳理与探究相结合,赏析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资源:

、教材:神奇的对联

、严昌选编《名胜楹联集锦》,岳麓书社年版

、《百家讲坛》“楹联的故事”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第一课时

梳理对联常识

【导入】

由一则对联故事导入。

.教师补充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ú)”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ǎ)在公元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一个特点:

①、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二个特点:

②、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三个特点:

③、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四个特点:

④、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活动一】

阅读教材“奇妙的对联”,探讨回答下面的问题:

、什么叫对联?

、对联有哪些特点?

、对联书写和张贴有哪些求?

、对联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活动二】

看下面三副对联,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活动三】再看下面一副对联,在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冬去山清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活动四】

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活动五】

请选择一副最恰当的寿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仄起平收

福如东海水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通过对联故事的讲述,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通过对三副对联形式上特点的探究,梳理出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的特点。

由“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这副对联在句子结构上的特点梳理出对联“结构相应”的特点。

在梳理出对联以上三个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四”的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

通过对这副寿联平仄的分析,梳理出对联的第四个特点:平仄相对。

梳理对联常识

、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五个特点:

⑤、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要相关,上下衔接,不能重复。

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引导学生探究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求:

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必须字字对称。

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准。

、教师介绍:对联的种类:

★按时间和场合分:

①、春联②、行业联③、喜联

④、寿联⑤、挽联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活动六】

再看下面一副对联,上下联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活动七】学生寻找短文中的句答对联书

文档评论(0)

136****23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员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7日上传了安全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