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教学案(13份)-语文版9.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教学案(13份)-语文版9.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对应学生用书])

定风波

\\\([资料助读])

◎释标题

选自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定风波”,词牌名,属于唐教坊曲名,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词人从黄州去沙湖途中遇小雨,这本是司空见惯的日常小事,词人却写出这一曲佳篇。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我们由此可看出其才思之敏捷,思维之活跃。

◎知作者

苏轼[见第一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其二)》]

◎明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天,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精要赏析])

◎赏形象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了怎样的环境特点?“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提示:雨的特点抓住“穿”与“打”概括。词人形象从对待环境的态度概括。

参考答案:雨骤风狂。闲适、坦然的形象。

◎品语言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有何作用?

提示:“风雨”和“晴”需联系时代背景考虑;作用从所写内容和主旨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对待人生的顺逆、成败、荣辱、福祸。

◎悟意旨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简朴”在文中指自然景色,“深意”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旨。

参考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满江红写怀

\\\([资料助读])

◎释标题

满江红,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常用。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达了岳飞以收复失去的祖国山河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知作者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时恢复名誉,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明背景

绍兴六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来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精要赏析])

◎赏形象

.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两句看,岳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提示:联系背景事件及“雪”“灭”等词考虑。

参考答案:岳飞是一个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析技巧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提示:修辞手法好判断,关键是挖掘语句背后隐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切齿痛恨,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愤激之语,同时又把收复山河的宏愿、征战的艰苦,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

◎悟意旨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从对待不同对象的态度上思考。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吼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资料助读])

◎释标题

“水龙吟”,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知作者

辛弃疾(见第九课《青玉案元夕》)

◎明背景

《水龙吟》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