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矛盾观)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4).pptx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矛盾观)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4).ppt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考向分析:

1、联系的特征一直是高频考点。高考中既分别考查联系的某个特征,又综合考查联系观的知识,同时,常把联系观与规律、主观能动性、发展观等结合起来考查,其中,用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应注意全面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频繁出现,学习时要多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等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个考点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非选择题也会涉及,但基本上是放在发展观的综合题里,单独考查的题可能涉及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量变与质变的内在关系的理解,非选择题既可单独考查二者关系,又可放在综合题中考查。

3、矛盾观的内容在高考中考查较多,且试题难度较大,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主要考查对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呈现微观提问为主的趋势,查学生准确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选择题的考查会结合漫画、古诗词等内容。;把握世界的

规律;考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即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识判断:;【辨识判断】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误区警示:;“矛盾观”重要哲理二: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对点训练】(2022·湖北·高考真题)下图漫画描绘了插秧的劳动场景。该漫画表明(???)

①“后退”与“前进”没有明确的界限

②“后退”的表象蕴含着“前进”的规定

③“后退”与“前进”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④“后退”与“前进”具有相互联结的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对点训练】(2021·河北·高考真题)《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战国时楚军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kūn)前往赵国搬救兵,解了被围之困。齐威王大喜之下请淳于髡喝酒。淳于髡说:“酒极则??,乐极则悲;万事尽然。”齐威王接受了劝诫,决意改掉彻夜饮酒的习惯。下列选项与淳于髡的话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水满则溢,月盈则亏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③绳锯木断,水滴石穿④万物有度,过犹不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1·湖南·高考真题)漫画《谈判的最好结果——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赢家》(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

①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

②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谈判结果

④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与实在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例(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从哲学角度,分析“赋诗”和“立题”的关联。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①矛盾是客观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只能根据事物固有的矛盾,通过改变矛盾的条件来改变矛盾的状态,甚至解决矛盾。

②解决矛盾不是消灭矛盾,矛盾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解决,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观”重要哲理三: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观”重要哲理四:矛盾的特殊性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普遍性不同于特殊性。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二、矛盾问题的精髓;A;二、矛盾问题的精髓;二、矛盾问题的精髓;二、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观”重要哲理五: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双方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3.承认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5.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