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社会转型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第2讲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社会转型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与变革;一、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之政局大动荡—列国纷争;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的变化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出现局部统一,统一趋势加强。

②后者出现长城,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加强,同时也是阻止游牧民族入侵

③出现不少新兴大城市,说明这时期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也说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春秋五霸;春秋形势图

;二、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之民族关系—华夏认同;农业进步;三、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之经济大发展——铁器牛耕;【概念解析】小农经济;四、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之社会大变革——变法运动(转型途径);领域;变法的局限;“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百家争鸣的原因;派别;“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破旧与立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与变革;破旧与立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与变革;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减少,出现统一趋势;中央集权逐渐加强,从有限的君主制逐渐向绝对的君主制过度;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

2.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交流频繁,为统一奠定经济基础

3.思想上,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统一奠定理论基础;各种思想相互吸收融合,出现统一趋势

4.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交流频繁,开始逐渐交融,华夏认同感增强,华夷之辨观念逐渐淡薄

5.人心所向: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人民渴望统一;前770年;;3(2023·全国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