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22-模块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三).docVIP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22-模块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块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三)

第三节实施建议

选择题方法总结:

(一)判断所考查知识点

(二)判断选项正误与否

(三)判断选项相关性

(四)判断选项密切性

真题精讲

【例2018年下-单选题】8.《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多种媒介的阅读是指运用多媒体开展阅读

B.多种媒介的阅读主要倾向文学作品的阅读?

C.自主选择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阅读

D.自主选择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网校答案:D

网校解析:D选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综上,D选项正确。

A选项,多种媒介包含多种方式,不是只有多媒体,故排除。

B选项,阅读有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不是只阅读文学作品,故排除。

C选项,自主阅读也是阅读各种优秀的材料,不是学生随意选择的,故排除。

【例2018年下-单选题】9.教研室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围绕“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品味作品语言时,重点关注文本的科学性

B.进行情感体验时,侧重关注体验的准确性

C.感知人物形象时,需要关注感知的过程性

D.交流阅读方法时,特别关注方法的统一性

网校答案:C

网校解析:C选项,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知,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感受,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综上,C选项正确。

A选项,对于科技小品类作品注重文本的科学性,故排除。

B选项,文本的解读注意个性化,不用强调情感体验准确。故排除。

D选项,教师的教学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故排除。

【例2018年下】11.阅读汉字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你的“初”字怎么总是写错呢?

生1:我搞不清楚偏旁是一个点还是两个点,每次同学纠正后,我还是记不住。

师:两点是衣补旁,做衣服的初步工作是用刀把布裁开,缝成裙子、裤子。

生1:这样说我就明白了,那一点的偏旁是怎么回事呢?

师:一点的偏旁是示补旁,古人到神社祭祀。

你想想神社怎么写。

生1:老师,祭祀的祭不是示补旁。

生2:你不仔细看看,祭下面不就是个示?(大家笑)

师:向神行“礼,去祈祷祝福”,求福避祸……

生1:看来示补旁的字都跟祭祀有关,学校边的文天祥祠的

祠”也是示补旁。

师:你说得太对了。(接)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A.教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汉字的具体写法

B.教师不必用上课时间讲解学生认识的字

C.教师按照汉字教学的规律进行了汉字教学

D.教师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偏旁进行了区别

网校答案:B

网校解析:B选项,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涉及到对于生字的认识,教师利用上课时间点拨学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综上,B选项不正确。

A、C、D选项,说法正确,故排除。

【例2018年下】13.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科学小品文的作用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两个句子,比较课文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出示多媒体课件)原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后,燕子翩然归来。

改句:立春过后,大地苏醒,冰雪都化了,草木萌发,各种花都开了,再过两个月,燕子回来了。(生讨论)

生:原句好,例如,“苏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复苏”一词用得生动形象。

生:萌发”这个词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师:草木萌发”让我们联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

中写的一一

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生:“融化比”都化了好,“融化表现了冰雪逐渐消融的过程。

生:次第用得好。“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写出了花儿竞相开放。

师: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一一

生(齐):红的像……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师:“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

生: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敏捷的身姿,比“回来了生动。

师:次第翩然这些词都比较典雅,更有表现力。

师:通过品味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形象的拟人和典雅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力。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比较科学小品文与散文,使学生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

B.比较“原句”与“改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

C.比较两篇课文的语言,意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描摹的春天之美

D.讲解拟人和比喻,使学生领会修辞在不同文章中表达效果的差异

网校答案:B

网校解析:B选项,本文通过语句的分析,使学生分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223f873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文档,就是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