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小麦虫害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病害的综合防治

三、小麦虫害

①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

②蛀茎类:麦杆蝇、麦茎蜂。

③刺吸茎、叶汁液:麦蚜(三种)、害螨、赤须盲蝽。

④食叶潜叶类:粘虫、麦叶蜂、潜叶蝇。

⑤取食吸食麦粒汁液:棉铃虫、吸浆虫。

⑥灰飞虱传播:小麦丛矮病。

麦田害虫种群

三、小麦虫害

蚜俗称油虫、腻虫、蜜虫,分布很广,世界各国均有发生,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各小麦主产区均有分布,干旱年份尤其严重。

麦蚜的分布与为害

三、小麦虫害

小麦蚜虫主要有四种:

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

麦长管蚜(MacdirhodumavenaeFabricius)、

麦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dirhodumWalker)

禾缢管蚜(RhoopalosiphumpadiL.)

其中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图)为优势种群。

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形态及为害状

1、2、3:麦二叉蚜有翅雌蚜、无翅雌蚜、卵;

4、5:麦长管蚜有翅和无翅雌蚜;

6、7:为害状

麦蚜的形态识别

三、小麦虫害

麦蚜的形态识别

麦长管蚜有翅蚜

麦长管蚜无翅蚜

下左禾缢管蚜有翅蚜

三、小麦虫害

麦蚜以成虫或若虫刺吸叶、茎秆、嫩穗中的汁液,影响小麦正常发育。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麦田与杂草上寄生。四种蚜虫每年繁殖10~20代,以成虫、若虫或卵在麦田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一般存在于麦丛基部或土壤缝隙中,越冬卵在返青后孵化。在小麦苗期,一般二叉蚜发生最多,小麦灌浆后即迁飞到杂草上寄生,二叉蚜怕阳光,一般分布在贫瘠、干旱麦田小麦植株的下部叶背面。长管蚜不怕阳光,一般分布在肥水条件好的麦田植株上部叶片正面,抽穗灌浆后往往群集于麦穗上为害。

麦蚜的发生规律

三、小麦虫害

麦二叉蚜:秋苗期,有蚜株率达5%,百株蚜量达10头以上;返青拔节期,有蚜株率达30%,百株蚜量达500头时,即用药防治。

麦长管蚜:小麦孕穗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头左右;扬花至灌浆期,有蚜株率达50%以上,百株蚜量达500头左右时,天敌单位与蚜虫比在1∶150以下,即要防治。

麦蚜的防治

防治指标:

三、小麦虫害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虫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麦田冬灌可大量杀死越冬蚜;冬麦适当晚播,春麦适时早播。麦收后深耕灭茬,可消灭在杂草和自生麦苗上越夏越冬的蚜虫。

②保护天敌:据调查麦田内益蚜比在1:150以上时,天敌能将麦蚜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不必用药防治。因此,麦田注意科学用药,选用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药剂,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

③化学防治:每亩用10%的吡虫啉10g,对水10kg喷雾,也可用40%氧化乐果每亩30ml对水10kg喷雾。

课件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使用。

感谢观看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