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pptx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课件;考点展示;【知识体系构建】;考点一物质和运动;(3)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图示法归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比较区分】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别与联系;(3)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知识拓展】理解物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①哲学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前者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共性的概括,后者是指自然界中的具体的物质形态。;3.哲学上的运动;【知识拓展】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方法论:

①既要承认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例如政策既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②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也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考点二物质运动的规律;【知识拓展】正确认识规律;2.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图示法揭示物质、运动和规律的关系;【典型题目演练】;【例题2】(2022.广东卷)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

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

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A.①???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作者的创作是长期观察获得的,体现了②③;①说法错误,艺术作品的灵感来自与客观物质世界或者时间活动;④表述有误,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例题3】(2023·湖北高考真题)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设问强调苏轼治水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说法正确,但不是给我们的启示,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苏轼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深刻揭示了水患的根源在人过度挤压了水的生态空间,主张通过减省堤防让地与水来根治水患,以恢复、保护为原则,激发河流生命活力。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正确。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说法错误,③排除。

【答案】D;【例题1】“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对这一最美公交车标语,从哲学角度看()

①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解析】①表述不科学,人在客观世界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表述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选③④

【答案】D;【例题2】2023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本次进博会有很???变与不变:变的是发展形势和参展模式,不变的是扩大开放,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担当。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上海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