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学设计4-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两首:《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氓》选自《诗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二单元讲述了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而本课也是学生上高中以来第一次学习古代诗歌。且高一学生已在初中时学习过《诗经》,可以说学习本课既承接初中知识,又拉开了高中学习古代诗歌的序幕。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源流。为后面的唐、宋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体裁上,《氓》是一首著名的感伤叙事诗,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形式,按照时间回忆了她由恋爱结婚到婚变被弃的过程。塑造了一个烂漫天真不求回报,被抛弃后清醒坚强的弃妇形象,具有现实意义。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了解什么是叙事诗,逐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完善学生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要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在诵读中体味诗经四言诗的节拍。能熟练背诵《氓》。大致了解赋比兴的用法。体味对比手法的妙处。感知男女主人公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的过程中初步获得学习古汉语的能力。在赏析的过程中获得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征的能力。通过讨论习得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诗歌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正确评价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思考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学情分析

此时的学生经过必修一的学习,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熟悉度,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养成且本课课文注释较多,学生能在结合注释的基础上大概理解诗歌的意思。但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学习,这是本课培养的重点。

十七八岁的学生正处于青春荷尔蒙萌动的时期,故此,对于这样的爱情诗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但他们的人生观,爱情观正在形成之中,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对待萌动的情愫。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表情达意的方法,体味对比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悟女子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韵律性和凝练性。

,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比较法:将课外知识与课堂内容比较阅读,延展课堂容量,发展学生思维。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生参照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改编成现代诗歌上交。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联系初中所学关于《诗经》的内容,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导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同学们,这俩句话出自哪部著作?(同学们回答《诗经》)是了,就是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俩首诗描绘的爱情是令人向往的,然而现实不总是美好。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诗经》中更是有大量的反映现实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中的《氓》,看一看,听一听他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三)介绍《诗经》

简单介绍诗经的相关的文学知识、六艺。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录音。在听录音中中进一步疏通文意,感受诗歌的重章叠句的韵律美。

、答疑,对同学们提出的不懂词句进行解惑。

、展示同学中改写的比较好的白话诗,若没有,展示余冠英先生的作品。

(五)走进诗歌

、请一位同学简述故事情节。这个女子生活的幸福吗?是一开始就这么不幸福的吗?

、将女子的感情经历分期。参考:个时期,恋爱(——段)、婚变(——段)、决绝(段)

在这三个时期中,女子分别做了什么事,她情感是怎样的?可以得出怎

么样的女子形象?

参考:恋爱:在市场上与男子相遇,私定终身、送别男子、等待男子、占卜、做结婚前的准备。总体是兴奋开心幸福。

婚变:操劳家庭,伤心痛苦但仍旧恪守妇道。

决绝:决心与男子一刀俩断。愁苦怨恨,清醒

形象:热情、单纯、勤劳、刚烈

与之相对应的,在这三个时期中,男子的又做了什么事?他对女子的情

感是怎么样的?可以的出怎么样的男子形象?

参考:恋爱:抱布贸丝、相会女子、私定终身、分别女子、因没有好的媒人婚期拖延而责怪女子、归来、占卜、下聘礼。想要快速地得到女子。

婚变、决绝:二三其德、辱骂女子、抛弃女子。厌恶女子

形象:不守诺言,薄情寡义、不负责任

、通过三个时期男子和女子的对比可以感受到女子怎样的情绪?(对男子的谴责,凸显了愁苦怨恨的情绪)。

、如果没有写男子的事情,女子可以将这种愁苦的心情很好地表达出来吗?

、请找出“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在诗歌中的其他地方的运用并说明这种对比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女子前后生活的对比、“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对男子称呼的变化之间的对比)

(六)主题探究

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女子的不幸?请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结果。(尽量多角度、多层次的去思考)。教师总结如下主题:

男子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03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