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原卷版+解析版).docxVIP

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原卷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

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学校组织寒假实践活动“年逢辰龙”,同学们搜集了与“龙”这个文化符号相关的材料,请阅读并完成各题。

在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颚下有珠。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也记载,龙具有各种动物的特征。

其实龙最初只是一个图腾。没有人真正目睹过龙,但人们却听闻过许多灵异的传说,比如龙能隐能显,又能兴云致雨,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于是,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兴味和崇拜,龙遂演变成神圣的象征。

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被称为“龙祖”;炎帝是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蛟龙所生,相貌“隆准而龙颜”,醉卧之时,有人“见其上常有龙。“①此类说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于是,龙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又称真龙天子,皇宫使用的器物也多以龙为装饰。

随着时代的发展,让龙的造型也在不断变化。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的各式祥龙等……②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③汉代雄健豪放,隋唐雄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仰头挺胸、瞠目振鳞,尽显xuān昂之态。

龙的形象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出类拔cuì,④不同凡响的文化象征,文人们也以龙创出许

多成语,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横线处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qiánxīng萃宣B.qiǎnxīng粹宣

C.qiánxìng萃轩D.qiǎnxìng粹轩

2.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2分)

A.①B.②C.③D.④

3.文段中的画线句有两处病句,请加以修改。(2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让龙的造型也在不断变化。

【答案】

1.C2.C3.随着时代的发展,龙的造型也在不断变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潜渊——qiányuān,潜伏深渊之中;

兴味——xìngwèi,指趣味;兴趣;兴致;

(xuān)昂——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也指身材高大;

出类拔(cuì)——出类拔萃,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①阅读语段内容可知,“见其上常有龙”是引用,因此应用下引号,而“《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蛟龙所生,相貌‘隆准而龙颜’,醉卧之时,有人‘见其上常有龙’”是一句完整的话,因此结尾应用句号,且句号因在下引号外,所以第一空应填下引号和句号,且句号再下引号外;

②“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的各式祥龙……”省略号不与“等”连用。

③“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语,而“汉代雄健豪放,隋唐雄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是分说,因此第一空应该填冒号,在这里冒号起到引起下文的分说的作用;

④文中“出类拔萃”和“不同凡响”都是用来形容龙的形象的,因此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第三空应该用顿号;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让龙的造型也在不断变化。”这个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掉“让”或“随着”。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为了尽快找到一本论文集或目标参考书,我经常会在学校图书馆里漫不经心地浏览。

B.这幅油画作品在勾勒轮廓的同时施以平涂的色彩,着色相得益彰,有点类似中国画。

C.这出原创音乐剧中,每一首歌的歌词都富有创新意识,多首歌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单品。

D.中西方“庙会”尽管表现方式大相径庭,但其形式之美,及其个体冀望都是相通的。

【答案】

D

【解析】

A项,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与前半句“为了尽快找到一本论文集或目标参考书”说法不符;B项,相得益彰:指互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