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docx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

【初中历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总结了泰利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成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其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理论:

1.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2.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

3.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塑像:

相关

初中历史

知识点: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政治方面,他宣传“为政以德”和“礼治”,以“德”来治理人民,以“礼”来治理国家。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他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成为儒家基本的经典。他的言行由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成为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全文共2页,当前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孔子、孟子、荀子的观点对比:

伦理观

治国理念

民本思想

历史观

孔子

性相近

“仁”“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孟子

性善论

“仁政”“施人与民”

“民贵君轻”

社会进步

荀子

性恶论

强调“仁义”“王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社会进步

孔子思想学说形成背景:

1.社会变革: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闻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

内容

思想学说

哲学和政治思想

“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为德”

反对苛政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遵循周礼,用德教化百姓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事实就是、学思结合、坚持真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弟子三千,儒家五经

孔子的教育理念在其弟子上的体现:

据传,孔子弟子三千,这里的三千不是确切的三千名学生,而是指孔子的门徒很多,而孔子的弟子们才是一代代把儒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这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指施教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种族、地域。孔子的弟子有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初中历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亚里士多德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德行:颜渊,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