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汶口原始居民.docx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汶口原始居民.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汶口原始居民

【初中历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汶口原始居民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大汶口文明:

大汶口文明是一种新石器文化。它以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命名。主要分布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东至黄海沿岸,西至芦溪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至江苏淮北地区。此外,河南和安徽北部也发现了这种文化类型的遗址。根据放射性碳测年和校正后获得的数据,大汶口文化的年龄约为6300-4500年前。大汶口文化晚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氏族内部有贫富之分。大汶口文化后期,生产力水平比中部大。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改革。早期兴起的奴隶和父权制社会制度开始出现。这时,它逐渐衰落,宗族制度也崩溃了。

社会发展的定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3]发展的根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向,揭示了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的始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大汶口文明手工业的特点:

大汶口文明晚期的制陶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轮制技术已用来生产大件陶器。烧窖技术有了改进,可以烧制出额薄胎磨光黑陶,胎厚仅1―2毫米。以及通过提高窖温,烧出薄胎、质硬、色泽美的白陶、黄陶和粉色陶器。

与之前的早期文明相比,大汶口文明有哪些新特点:

1、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贫富分化,晚期出现了早起奴隶。

2.母系社会逐渐解体,进入父系社会。

3、原始手工业发展显著,制陶方面出现了注明的白陶、黑陶。

父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也是人类历史发生的最深刻的变革之一。这种变革是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自然发生偏移,逐渐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自然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

【初中历史】初中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汶口原始居民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

中国的父权社会文明:

中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大约在四千年前。其主要文化遗存代表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等。此时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晚期。父系氏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其表现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家畜饲养规模的扩大;制陶技术的进步;铜器制造的出现;丝织品的发明;手工业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形成等等。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