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 大学语文 第1讲 《诗经》与《楚辞》.pptVIP

湘潭大学 大学语文 第1讲 《诗经》与《楚辞》.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出身贵族。怀王初年,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怀王信谗,流放汉北。顷襄王继位,再度放逐沅湘一带。秦兵攻破楚都,屈原怨愤绝望,自投汨罗江。屈原作品:共二十三篇:《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开创了“楚辞”新诗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兼具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的浪漫主义诗人。刘师培《论文杂记》屈、宋《楚辞》,忧深思远,上承风雅之遗,下启词章之体,亦中国文章之祖也。唯文学臻于极盛,故周末诸子,卒以文词之美,得后世文士之保持,而流传勿失。《九歌》九歌:《楚辞》篇名。《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山鬼》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屈原以楚国民间有关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作为题材来源,从中汲取营养,创造出美丽痴情的山鬼形象。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山鬼》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2、关于《诗经》的编集孔子编纂说采诗说孔子编撰说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采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的组成部分风、雅、颂风(160篇)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地域之意。十五国风雅(105篇)即正,指朝廷正乐。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共74篇。颂(40篇)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昔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韩、毛)四家之目。〔唐〕皎然《诗式》“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毛诗序》:《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郑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申培《诗说》:鄘人有从武庚而伐卫者,室家忧而作。1、古代女性的相思之情。首如飞蓬、甘心首疾、焉得谖草2、相思的内在矛盾。相思的恐慌4、战争的合理性及其矛盾。荣耀与无奈3、家、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