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壹;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隋的建设(基建):广设仓库、营建洛阳、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和主观动机:

条件:①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②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③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④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

主观动机:①自魏晋以来,南方的世家大族势力仍旧十分强大,威胁隋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为加强中央集权;②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③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④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历史意义(积极影响):

(1)经济: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和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2)政治:巩固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3)文化:促进了南北之间文化交流与发展

(4)世界: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5)后世:对隋唐乃至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隋地方行政制度;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隋朝的民族关系;13;(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秦朝和隋朝相似之处

(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4)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

(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随后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统一。;18;对唐朝“盛世”的辩证认识

(1)唐“盛世”局面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结果。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励精图治,政治开明,重视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剥削的结果;更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

(2)“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封建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完全消除。(3)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武则天统治时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也是经历了几代皇帝连续执行类似的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的结果。(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这主要是统治者凭借“盛世”的积累大肆挥霍,大兴土木,奢侈腐败,从而消耗了国力,导致混乱局面的出现,最终使国家衰败,唐朝由盛转衰。

;(一)中央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结合选必一5页);①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封驳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具体政务。

②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2018·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020山东,3,3分)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二)地方行政制度;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示例三:信息: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

说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示例四:信息:吐蕃、南诏、流求等地区没有出现汉代

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