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岭解说词四-高山仰止.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集高山仰止

每年到了四五月份,也就到了最能够展示秦岭生命力的季节。来

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乘势北上,沉默了一个冬季的茫茫群山,仿佛一

夜之间就会变得满目葱茏,迸发出无尽生机。

距今一千多年以前,被称为中国古代医药学奠基者的孙思邈,就

是在太白山脚下度过了48年的漫长时光,在这里完成了他那部重要的

药物学著作《千金方》。

就在孙思邈被中国道教尊为医圣之后,他在秦岭隐居的动因被披

上了神秘的色彩。无论怎么说,孙思邈从小就喜爱“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的哲学智慧确是有据可查。据史书记载,孙思邈20岁的时

候,就能把老子著述的《道德经》倒背如流。

天人合一,阴阳协调,辩证施治不单是孙思邈研究医术的核心价

值观,同时也是中华中医文化的精髓,而这种辩证思维哲学的创立者,

就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老子。

公元前771年的烽火之乱后,安享礼乐盛世275年的西周王朝,不

得不放弃苦心经营的国都镐京,东迁洛阳。

周王室如日暮西山,一天天走向衰微,中国历史进入了诸侯纷争,

争夺霸业的春秋战国。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雄心勃勃的各

路诸侯,在以黄河和渭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大地上,展开了持续500

年之久的霸业争斗。

剧烈的变革和动荡,为中国缔造了一个具有思想解放,个性张扬

与人格凸显特征的时代。一时间,儒、墨、道、法,诸子百家,择木

而栖,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空前活跃的文化

奇观。

位于秦岭山中的楼观台,2500年前因为有了与老子的联系,自古

至今声名远扬。直到今天,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游人,还是要虔诚

毕恭地给老子,这位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为人类思想夜空带来犀

利光芒的圣贤,点上一炷感恩的香火。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虽然出现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思想解放,

但诸侯争霸的硝烟四处蔓延,百姓生活水深火热。

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杀戮、流血、饥饿和死亡,让老子痛感民

间疾苦,王权残暴。如何能够使土地变得宁静,如何能够使人间变得

太平,多年以后,他在《道德经》中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

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是说,天地因为无心,所以是没有所谓仁义的,但是它宽厚

地养育了万物,让万物合乎自己的本性去自生自长,这就是和谐。

为了探索礼乐之源,道德之旨,老子从楚国来到周都。

老子在东周王室做守藏史,掌管全国的图书典册和重要文档。

公元前516年,由于宫廷发生内乱,早已对周王室心灰意冷的老

子于是骑上一头青牛,往函谷关以西的秦国而去。

就在老子离开洛阳,向函谷关进发的时候,一个后来和老子一样,

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此时也乘坐一辆牛车,急匆匆奔走于

列国之间,向各国君王宣讲自己的经世之学。

这个人,就是鲁国人孔子。

论年龄,老子应该是孔子的长辈;论学问,孔子自谦是老子的学

生。早在老子在周朝做史官的时候,博学多才的孔子就已经被老子述

而不著的“道”所深深吸引,他特意从鲁国来到洛阳,向老子求教。

回到鲁国,孔子向学生们讲起他对老子的看法时说,老子学识渊

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老师!

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问题的时候,老子直言不讳地说:“我听

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自己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

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

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

没有好处的。”

早在1700年前,晋朝学者葛洪就指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

之末也。”这就是说,老子的道家思想对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创立所产

生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对于两种思想的关系,有人认为老子学说与孔

子学说相辅相成,都是指引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经典;也有人认为道

家哲学才是中国哲学的理论主体。

从十多岁到五十岁,孔子先后多次向老子求教,老子也为这位谦

逊的晚辈大讲其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以及他的圣人之道、修身之道、

治国之道。

直到今天我们从孔子留下的言论中,仍然可以看到,孔子对老子

的感戴与崇敬之情。他对自己的学生说,老子就是那种神秘莫测,可

以腾云驾风,自由驰骋的神龙。

就在老子离开洛阳,到达函谷关之前,一个名叫尹喜的人,已经

在那里静候多时了。据说,有一天尹喜观察天象,一团紫色云雾倏然

升起,祥光四射。紫气东来使尹喜顿觉天阔地开,内心澄明,隐隐感

到会有不凡之人从函谷关经过。

文档评论(0)

133****7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