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文《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pdf

中学课文《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一

《桃花源记》中有三个外人”,即: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遂与外人间隔

3、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三个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个外人“”如果也这样解释,

则与后文《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相抵牾,因为时迁世异,秦代的

衣制当然不可能和几百年后的晋代相同。

近日读到了《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5期顾月华先生的《也谈外人》一文,颇

有感慨,遂将以前收集的资料略作整理,汇集成文。

一、外人“”诸说

据我们所见,对外人“”的解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至于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

为最常见之解释,今人论之已详,故不赘述)。

(一)“陌生说”

此说包括两种大同小异的见解:1、外人“”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个世界的人”2、

外人“”为外“国人”。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思路和结论并无大异,他们都从桃花源

中人与外界的服饰差异切入,试图解决《记》《诗》差异和衣制变迁这一矛盾。他

们的结论也相似,即:在渔人眼里,桃花源中人绝不应与外界人相似,他们应该是

渔人眼中的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国度”的衣着奇异的“陌生”人,因此可以

统称为“陌生说”。

(二)“纪实说”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

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

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陈先生以为,

《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之“秦”,不是赢“秦”,而是“苻秦”;所谓的桃

花源不是人间仙境,而是北方人民为了躲避“苻秦”的战乱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坞堡。

因此,陈先生说:“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坚之亡国至宋武之人关,其间相距已逾六十

年或三十年之久。故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陈先生这篇发表于1936年的论文是我们所见的最早提出外人“”问题的文章。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发展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认为桃花源不应

该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带:桃源中人避乱“”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赋

税。他还到了陶渊明同时代与《桃花源记》相似的多种版本的民间传说,及饱受官

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

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刘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记)旁证的旁证》赞同陈先生之论,他从语言变迁、衣

制变迁两个角度加以佐证,并提出“陶渊明在作此文时,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

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

二、评议与讨论

第一种解说,是至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广泛的一种思路和观点,而且在教学中很有

可操作性,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了。但是,我们对此有以下三点疑问:

(1)外“人”解为世外“人”或外国“人”,古书中例证不多。持世外“人”说者没有举例

子。外国“人”说虽免于单文孤证,可例子既少,又并非外“人”一词的常见用法,难

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渊明作品中,未见类似用法。

(2)从情理上说,东晋战乱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几人见过外国人实不可知,而世

外人更是渺茫难寻。在地处偏僻的武陵郡渔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国“

人”。他们如何能一见面便以衣冠而知其为外国“人”或世外“之人”呢?

(3)从文义和时代背景而言,渔人对桃花源的奇异感,不是因为服饰的不同带来

的陌生和恐惧,而是在战争不休、赋役苛重的乱世里,发现了一处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且秋熟靡王税“”的人间乐土而油然而生羡慕和向往,这或者就是桃花源

记本文的“寓意”所在,而这与强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处。

我们赞同第二种思路,即陶渊明这篇文章当是根据一些地方的民间故事或传闻所作,

只不过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对和平世界的向往,或者还掺有老子鸡犬“之

声相闻”那样小“国寡民”的道家思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