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原文及翻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文】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评论季氏说:“周天子的八佾舞蹈在自己家的庭院里跳,这件事如果可以容忍

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容忍的呢?”

【诠释】孔子所处的时代奏乐舞蹈是一种礼仪,在仪式乐舞中“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

用四、士用二”,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社会级别的不同而不同。大致有天子、诸侯、大夫这

样几个级别,按级别规定天子使用八佾,也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的;诸侯使用六佾,也

就是六行,六八四十八人的;大夫用四佾,也就是四行,三十二人的。季氏的地位是大夫,

应该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认为季氏僭越了礼节,是绝不能容忍的,所以才说这样的事

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季氏的胆大妄为,另一方面我们

还能窥见中国人的“好大喜功”的文化背景。此章所言的“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季

氏的行为对别人而言,不能忍受;另一个角度是对季氏自己而言,他可以忍心做出这样越礼

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原文】3.2三家者以《雍》彻(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鲁国的孟孙、仲孙、季孙三家唱着《雍诗》撤出祭品。孔子说:“诸侯帮助天子祭

祀,天子庄严肃穆。这句话怎么用在这三家的庙堂之中呢?

【诠释】祭祀时撤出祭品的时候也有固定的礼仪,孟孙、仲孙、季孙这三家这样做也是僭越

了礼仪。孔子认为他们不该这样做,这三家应该说不是不懂这些礼仪的要求,而是自大的体

现。

【原文】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仁德,礼又能怎么样呢?一个人不仁德,音乐又有什么用呢?”

【诠释】本章孔子谈论的是“仁”与“礼”“乐”的关系问题“仁”是孔子。思想的全部内核是,内容;

“礼”与“乐”是“仁”的外是在形表现式。,孔子是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在内容与形式不能

兼顾的情况下,孔子更注重内容。所以,孔子说没有“仁”,“礼”与“乐”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礼”是人外在行为的规范音,乐则是人内心和谐情感流露于外的表现形式。所谓的“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这是个大问题啊!就礼仪而言,与其奢侈,

宁可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仅追求周备的仪式,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诠释】本章孔子讲的是“礼”的根本和实质。还是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与其注重形式,不如

注重本质。

【原文】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译文】孔子说:“夷狄之邦有国君,还不如中原没有国君呢。”

【诠释】本章是孔子赞美中原的文明与先进。文明的程度体现在社会的秩序与节奏,说的是

夷狄之邦即使有国君,社会也缺乏秩序。而中原文化即使没有国君,社会也同样会沿着文化

的秩序发展。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势,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是孔子对当时中原社会秩序的慨叹。

意指文明程度不高的夷狄都有国君,文化已向发达的中原却无视天子,不是很令人羞愧吗。

【原文】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呜

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这件事你不能阻止吗?”冉有说:“不能。”孔

子说:“唉!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节,接受这样非礼的祭祀)吗?”

【诠释】这是孔子第三次批评季氏违背和僭越礼节的事情。可见当时的社会之无道。孔子在

《为政》篇中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非其人而祭之,泰山也就不会接受了。

【原文】3.7子曰:“君子无所争,毕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争夺的)一定是射箭比赛了!相互礼让进

入赛场,从赛场上下来后,便(相互祝贺)开怀畅饮。这样的争夺也是君子之争啊。”

【诠释】本章讲的是君子之间的竞争。其竞争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是不择手段。体现了

君子的儒雅与高贵、体现了雍容华贵的胸怀与气度。

【原文】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动人的微笑多么美,漂亮的眼睛秋

波荡漾,洁白的质地上画着鲜艳的画啊)’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现有洁白的底子然后才

可以画画。”子夏说:“那就是说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专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