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说课稿.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壶口瀑布说课稿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勇往

直前的精神。

2、品味精练、准确、传神的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

品读了解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形容、说明壶口瀑布的特点,从而体会中

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品读法。

教学手段: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家知道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在哪

里,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它取名壶口“”呢?通过PPT展示壶口瀑布的图

片。生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二、初识壶口

请同学们打开书散读课文。

1

了怎样的印象呢?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壶口瀑布危险、气势磅礴等特点。

(注意作者此处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所起到的

效果,以及当时作者的感受。)明确:气势磅礴。

三、再访壶口

1、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

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

起再访壶口。

2、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个人圈划朗读;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气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

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

雪。”这句体现了河水排山倒海、湍急汹涌的特点,在黄色与白色的迸发

交融中,黄河仿佛是千军万马在黄土高坡上奔腾,兽脊踊跃,横冲直撞,

砂石蔽日。

(2)“__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

卷钢板出轧”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

水的凝重“”“猛烈”。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

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

晶晶的如丝如缕”这里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其他形态,

钻“”“觅”“淌”“夹”等动词的运用十分贴切,也使文章灵动多姿。

(4)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

硬的石寸寸剁去”作者运用齐齐“”“切”“寸寸”“剁”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

坚定的意志与不懈的伟力。

3、黄河在这里仅仅展现它的阳刚之美吗?作者是如何将水的各种形

态与人的各种感情联系起来?

4、文章描写壶口瀑布的壮美和柔美仅仅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一风景

名胜吗?作者想借此传达怎样的心声呢?齐读最后一小节,进一步感受作

者的情感。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四、拓展感悟。

请你来谈谈我们中华民族哪些事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

精神?

事例如:虎门销烟、二万五千里长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a)摘抄、背诵一段喜欢的语句;

b)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气势磅礴百折不挠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说课稿

一、说理念

二零一一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的学习方式;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根据初中生个人身心发展特征,在新

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培养中学生语言建构与应

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

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领悟情感的提升等等理

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总之,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关注学生的读书体验,让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落到实处,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学生合作交流,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

的运用,提高课堂效率,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说教材

1.说教材

《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

散文。作者是梁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是另一种阅读,

文档评论(0)

186****22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