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知——公益慈善生态建设编译集【线上阅读版】-112页.docx

生态新知——公益慈善生态建设编译集【线上阅读版】-112页.docx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英文名称ChinaFoundationForum,简称基金会论坛,CFF)是有志于追求机构卓越、行业发展的基金会自愿发起的行业平台。2008年,在当时的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指导下,八家机构发起“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6年转型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为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编辑说明:本手册汇编于2020-2022年由基金会论坛秘书处团队编译的文章(并在CFF2008公众号上发布)。文章原文均来自于互联网公开信息,仅作内部学习使用。内容错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反馈请联系邮箱renmengjie@.cn.

特别致谢:

感谢以下编译团队成员的卓越贡献(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何雨倩、江安琪、娄蓬勃、李秋池、吕全斌、Lynn、邵晗、Sheryn、Vera、王清、虞嘉葳、小叶、张培铃、周婉莹

感谢福特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的大力支持!

项目统筹:任梦洁

编辑校对:李燕秋、周安琳设计排版:付晓婕

印刷时间:2023年11月

前言谷青

前言

福特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

2018年,当我离任联合国加入福特基金会后,首要任务是拟定福特基金会支持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的资助策略。自2008中国公益元年始,经过近十年的蓬勃发展,中国公益慈善渐渐构建起一个生态体系,在教育、乡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深入发展、成果丰硕,逐步形成了各领域纵向发展的系统。站在中国公益慈善发展十年的时间节点,在广泛征询利益相关方和合作伙伴建议的基础上,我看到了中国公益慈善在下个十年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刚性需求: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路、机场等硬性基础设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是软性的,通常是指聚焦公益慈善发展的共性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类机构。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类机构将各个纵向发展的议题领域凝成合力,植根于一个横向的、稳固的地基之上,同时又滋养各纵向议题领域,从而使公益慈善形成一个“行业”,为各纵向领域发展的枝繁叶茂、整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提供支撑。

基础设施,无论硬性还是软性,具有公共品属性。虽是刚需,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公共品属性使其在资源方和服务方两端都面临发展挑战。从资源端来看,不同于硬性基础设施依赖政府税收和市场中使用者付费的普遍做法,属于第三部门的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基本上很难从政府和市场资源中汲取其发展所需的必要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对多数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的资助方来说,基础设施类机构需大额、长期投入,产生资助成果的周期长,且存在无明显成果、无最佳资助案例和故事的风险,这不符合多数资助方寻求显性的、立竿见影的资助成果的预期。从服务端来看,公益慈善行业基础设施类机构及其产品和服务更像是一种“公地资源”,类似于算作公摊面积的小区绿地,使用者缺乏维护此类

资源的动机和能力,普遍存在“免费使用”或者“搭便车”心态。假如需要的投入等于或者大于使用收益,使用者甚或可能选择不再使用。资源端和服务端的困局为创立并运营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机构带来了一个爱恨交织的悖论:一方面,使用者越多,基础设施类机构的价值越大,需要的资源输入就越多,就越不容易找到以提供公益慈善行业公共品供给的“耐心资本”;另一方面,由于公益慈善行业对基础设施类机构的存续和发展是一种刚需,机构不太可能因自身原因单方面决定减少对行业发展的服务供给,因为那会明显降低服务端希望共享的“行业福利”,损害行业整体发展。

秉承三个I(Ideas,InstitutionsandIndividuals)的资助理念,福特基金会长期以来鼓励创新思想、支持有远见的个人发展、帮助创建或支持机构成长。我们在中国的公益慈善资助战略聚焦公益慈善行业生态建设,乐于为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类机构的发展提供“耐心资本”。在众多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类机构中,我们重点关注了支撑基金会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类机构,以期释放更多国内新晋资助方的潜力,引入行业发展的活力之源,让更多执行类机构可不为资源所困,实现其公益慈善愿景。

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行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产出了这本《生态新知——公益慈善生态建设编译集》,再次增加了行业公共知识产品的供给,仿佛寒冬中一枝独傲霜雪的腊梅,在艰难的环境里努力开出美丽的花朵。由衷希望公益慈善行业同仁可以与我一起,细品梅香,想一想我们可以为公益慈善行业的未来发展做些什么。道阻且长,心怀希望!

1

前言

001

PART1

基本概念

004

阅读指引

什么叫公益生态系统

关于“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5问5答评估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4Cs框架

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如何共绘公益慈善生态地图公益生态“黑话”大起底

文档评论(0)

john4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4145123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