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过程与方法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教法及学法指导案例分析情境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复习导入)二、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52—57页,(大字精读,小字速读)思考完成以下问题并做好笔记,注意用铅笔做好圈点批注。(时间大约8分钟)1、刑法的含义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刑罚?4、我国刑罚分为哪两类?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三、互助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答:(展示问题)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教师讲解: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案例分析)案例分析:xx年9月,火锅店服务员朱某因加水问题与顾客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xx年1月鹿城法院审理此案,一审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___刑法》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思考: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生答总结:犯罪行为。朱某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具有刑罚当罚性。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三:区分刑法和刑罚刑法是一部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罚是刑法中规定的处罚方式。

刑罚是刑法内容的一部分。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教师讲述: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___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具体内容。

活动四:预防犯罪(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思考与讨论:1.有人说: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2.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

教师讲述:1.阅读教材P55“相关链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

2.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3.陈某的经历告诉我们:(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

(2)预防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扈三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育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