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配方设计-第四章 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pptx

饲料配方设计-第四章 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饲料配方设计

FEEDFORMULATIONDESIGN

Porundergrtesofarimalseence

A

·教师提名:都要佛

·理论学对:16(学时)

·实验学时:16(学对)

DONGWUSILIAOPEIFANGSHEJI

动物饲料配方

设计

主编章世元

参考教材

第四章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

内容

第一节预混料的载体与稀释剂

第二节维生素预混料产品设计

第三节微量元素预混料产品设计

第四节复合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

第一节预混料的载体与稀释剂

一、载体与稀释剂的概念

1.载体(Carrier)

是指能够承载微量活性成分,改善其分散性,

并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的可饲物质。载体能吸附活性成分,使活性成分的颗粒加大。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2.稀释剂(diluent)

■是指掺人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

作用的物料,它可以稀释活性成分的浓度,但微量组分的物理特性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稀释剂不起承载添加剂的作用。从粒度上讲,它比载体更细,颗粒表面更光滑,流散性更好。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3.吸附剂

又称吸收剂,是具有吸收(水、油)液体性能的物质,其作用是使液体添加剂成为固体,易于运输和使用。由于活性成分附着在吸附剂的颗粒表面,所以也可以说吸附剂是一种载体。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二、载体与稀释剂的基本要求

1.水分

|一般要求载体和稀释剂水分控制在8%一10

%,最高不超过12%,药物和维生素载体的水分不

应高于5%。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2.粒度

■粒度是影响载体和稀释剂混合特性的重要

因素。载体具有承载粉状活性成分的特点,而稀释剂则具有稀释活性成分的能力,其承载或稀释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粒度的大小。粒度影响载体和稀释剂的容重、表面特性、流动性等。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要发挥其最佳效能,一般要求裁体的粒度比

承载的微量活性组分大2~3倍,控制在0.2mm左右,一般在30-80目之间(0.59-0.177mm),即90%以上通过30目,10%以下通过80目为最佳粒度。而稀释剂的粒度一般来讲要求比载体小很多,而且粒度要均匀,一般应控制在30-200目(0.59-0.074mm)之间。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微量组分

日粮中的

(添g/)量

11050227

9004540

*6赣体、稀释剂和微量组分的粒度分帘马配较

粒度(目)

载体

稀释剂

20015010080

BBDFORKRJATON

DBSN

400

20

3025

325

40

60

70

3.容重

■容重是影响混合均匀度的重要因素,载体和

稀释剂的容重与微量组分的容重相接近时,才能保

证活性成分在混合过程中分布均匀,从而降低输送过程中的分离现象。因此,要根据微量组分的容重来选择载体和稀释剂。维生素一般采用砻糠做载体,玉米芯粉做稀释剂;微量矿物质则采用密度大的碳酸钙做载体。一般认为载体容重为0.3-0.8g/ml为佳。

西市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4.表面特性

■载体应有粗糙的表面或表面有小孔,这样有

利于微量活性成分吸附其表面或进入其小孔内。一

般认为粗纤维含量高的麦麸、脱脂米糠、大豆皮粉、小麦粗粉均属良好的载体。微量元素则多用碳酸钙或二氧化硅等作载体。稀释剂因不要求具备承载性能,故要求其表面光滑、流动性好,如碳酸钙、磷酸二氢钙、粒度较细的去胚玉米粉、豆粕粉等。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稻壳150x

5.亲水性、吸湿性和结块性

对于载体和稀释剂,一般不要求其具有较

强的亲水性和吸湿性,以防吸水或潮解而结块,

影响配料和均匀混合。对于必须使用的易结块的载体或稀释剂可加入二氧化硅来增强其流散性。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6.流动性

流动性(又称流散性).流动性过强,制成品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分离现象;流动性太差,又不

易混合均匀。载体的流动性一般以静止角在40°-

60°为宜。物料的流动性受其粉碎粒度的影响,但当对载体或稀释剂粒度的要求与其他特性要求发生矛盾时,一般认为首先应满足对粒度的要求。

西南水学院保护兰物学学院

7.化学稳定性

口作为载体和稀释剂,必须要求是不易发

生化学反应的惰性物质,不应具有药理活性,

化学稳定性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