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白羽蛾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薯白羽蛾;(一)危害特点

昆虫名,为鳞翅目,羽蛾科。分布在中国东南、华南、中国台湾地区等地。危害甘薯等。幼虫取食甘薯藤蔓嫩叶,但不潜入未展开嫩叶内为害,食痕成网状小孔或造成叶片穿孔或干枯,影响生长发育。;薯类虫害—甘薯白羽蛾

;(二)形态识别

成虫

体长8mm,翅展18mm,全体白色密被白鳞片,前翅、后翅似白色鸟羽,前翅距翅基2/5处分为2支,其上杂有2、3个黑色斑点,末端后卷;后翅3支,周缘具白鳞毛。4~7腹节腹面两侧各具黑斑1对。足细长,后足尤为突出。

长3.5mm,扁长圆形,浅蓝色。;幼虫

共5龄,末龄幼虫近老熟时暗绿色,体长10mm左右,各节上均生毛瘤,前胸、中胸、后胸节上各具4对,第1~8腹节上各有5对,瘤上生刚毛。

长10mm,头端方平,体背各节上具2对毛瘤并有3~4个紫色斑点,全体苹果绿色。;1年生5~6代,以蛹或少数幼虫在枯薯叶或过冬薯苗地上越冬。翌年6~7月薯田出现幼虫,秋季尤多,到了12月下旬田间仍可见到。老熟幼虫喜在枯叶或新鲜甘薯叶上化蛹,羽化后成虫白天在薯田飞翔,羽化当天即交配,经2~3天后,把卵产在嫩叶叶背侧脉边,单产或2~3粒在一起。完成一个世代需时20多天。喜冷凉气候。;(1)薯田虫口密度不大时,无需单独防治。

(2)必要时可喷洒5%锐劲特悬浮剂,每667m2用药50~l00ml,防效好,同时还可兼治甘薯麦蛾、甘薯绮夜蛾幼虫等。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