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策略.docx

论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策略.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策略

作者:李文海

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0年第04期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题材文章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授革命题材文章时,可以利用视频、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人物所处的背景,还可以让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对英雄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更好地了解英雄人物,从而让学生既能够传承革命精神,又能够结合新时代要求提升思想和规范行为。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题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由此可见,新课标强调要在语文课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利用语文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新教材突出了革命传统教育,加重了革命传统篇目的比例,引导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文化,讓学生在语文学科中领会革命精神。新时代提倡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好革命题材文章,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学习好语文的基础上,受到中华优秀文化、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确实值得我们探寻。

????????一、穿越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

????????对于革命历史,小学生的知识贮备不多。在学习革命题材文章过程中,会容易产生脱离感,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所以,在教授革命题材文章时,教师可以从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能够了解其背景,从而产生代人感,能更好地学习课文,感受精神。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在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的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推送学习资源,让有条件的学生先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并且简单撰写观后感;同时先推送狼牙山的资料和当时战役的背景,让学生对整个战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自然而然地穿越时空,回到现场,从而更加深刻理解人物所处的背景。课后,更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狼牙山五壮士的后续情况进行了解和探究,更加深刻体会其中内容与精神。

????????二、品味词句,让人物形象鲜活、突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原因,也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教师以革命传统题材文章进行教学时,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朗读等语文学习活动为基础,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的任务。如果语文教学脱离了工具性,语文课就会变成单纯的思想教育课,这使得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产生误区。所以,无论学习什么题材的文章,都需要把工具性、语文的核心素养落实。革命题材文章一般都是叙事性的文章,通过人物带出事情,从而感受人物的精神。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对英雄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英雄人物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向榜样看齐。

????????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展示跳崖的部分时,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了解五个战士遇到的情况及决定,感受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

????????(1)引读五战士面对两种选择的句子,了解其不同的结果。

????????(2)指导朗读五个战士表现的句子,感受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

????????(3)在体会五战士的壮举时,教师主要抓住“斩钉截铁”“绝路”“紧跟”等关键词,采用朗读的方法理解和体会五壮士的“壮举”。

????????又如在教授《灯光》时对郝副营长的一段描写:“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师: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动作词语,品读句子,理解人物内心。

????????(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郝副营长会憧憬什么呢?这“憧憬”什么意思呢?)

????????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既把握住语文的工具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让革命英雄的形象鲜活、突出,为学生体会人物思想,了解其内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文及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