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3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共43张PPT).pptx

2019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3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共43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温馨晨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哲思品悟;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赏读:人总是要死的,但为国捐躯,光照史册,那么虽死犹生。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赏读:男儿何不佩挂刀剑从戎,为国家平定被割据的五十州。抒发了为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3.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

赏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鹧鸪天·桂花》:北宋末年受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研究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忘名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特定情怀的反映,是一种寄寓和隐喻。;《永遇乐》:此词是“靖康之变”后,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可见本篇当是词人晚年流离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举家南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建康形势危急,李清照再度流亡在浙江、福建之间,孤身一人,漂泊无定,境况极为悲惨,最后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这一时期,李清照的作品较前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怀乡的情绪,以及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的命运。这首词即是在临安寓居时所作,表达了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文脉梳理;重点突破;答案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

除???首二句咏物,以下转入议论。“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花自以红为美,而碧牡丹、绿萼梅尤名贵,这是一般人的审美观点。在李清照看来,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第一层议论。;“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李清照一生酷爱梅花,咏梅词达五首之多。“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这是写其柔媚洁丽之娇态;“红酥肯放琼苞碎”(《玉楼香》),这是写其苞蕾红润晶莹,如琼玉缀枝。但她在“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却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菊花在李清照的笔下,“清芬酝藉”,“雪清玉瘦”(《多丽》),然而,面对“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也只有掩面含羞,自叹弗如了。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画栏开处”暗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画栏树悬秋香”。;“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这里,词人推开一步,不再就花论花,而是从评说古人下笔。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养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李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岂非一大遗恨。与李清照同时的陈与义在《清平乐·木犀》词中也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可谓不谋而合。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其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作者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那么,李清照为何对貌不出众、色不诱人的桂花如此推崇备至呢?言为心声,其中自有特定的情怀。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忘名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啊!;二、《永遇乐》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今昔元宵佳节的不同境况,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隐含其中的心情。;答案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晴明的暮景预示今年元宵将有一番热闹景象,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是一声充满迷茫与痛苦的长叹。“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暗用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种突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

文档评论(0)

134****12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