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沉脉.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

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

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

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

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

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医切诊中的中医脉象之沉脉,供中医爱好者们学习讨论。

沉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一种脉象。沉脉位置深,浮沉二脉反映脉象

深浅不同的位置,当然还有一个中,但中不是病脉。沉脉出现于医籍亦最早,

在《内经》中屡见,又常常浮、沉、大、小、滑、涩并列为主要脉象。

在早期的《内经》、《难经》等书,沉与石常常并称,做为形容脉象的互用字,

后来除去在“季节脉”中用“冬石”这个提法外,一般就不用石字了。“如石

投水”作为形容脉体在下又有下沉趋势的客观描述方法,后世倒是经常使用的。

《内经》、《难经》虽然经常提到沉脉在季节脉中冬季主要使用“石”来形容,

但对它的脉形描述却有时不甚显豁。没有“春弦”、“秋毛”那样明确。例如:

“冬胃循石日平,石多胃少日肾病,但石无胃日死。石而有钩日夏病,钩甚日

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这肯定了

冬天的脉是石脉,但对肾脉之形的描述却是较为庞杂的,而且不易得其要领。

《内经》说:“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紧,日肾平;冬以胃气为本;

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日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

日肾死。”(《素问,平人气象论》)“冬脉如营,何如而营?歧伯日:冬脉

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日营,反此者病。

帝日:何如而反?岐伯日: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

此谓不及,病在中……”(《素问·玉机真脏论》)。《难经》说:“冬脉石,

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循,是谓不及,

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循滑,如雀之啄日平。啄之连属,其中微曲日病。来

如解索,去如弹石日死。冬脉微石日平,石多胃气少日病,但石无胃气曰死,

冬以胃气为本。”(《难经_第十五难》)作为脉象的明确指标是存在一定困难

的。另外,《素问·阴阳别论》:“鼓阳至而绝日石。”对此今日亦不必强作

解人。

康应辰《医学探髓》说:“沉脉亦以部位言。”所以说沉脉的含义,只是脉的

部位,而不应当含有其它性质,这是沉脉的定义和界说。如果在其中加入其它

素质则必将引起概念混乱,界限不清等问题,不但影响沉脉指标的标准性,还

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的产生。因为沉是脉的独立的素质之一,又是纲领性的脉,

如果沉脉的概念不清,必还会引起一系列与沉脉有关的许多脉象的性质的指标

的准确性,问题就会非常复杂而谬误百出,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内》、

的说解,见《伤寒论·平脉法》:“迟缓相搏名日沉。”。

通过历代脉学书籍对沉脉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脉经》提出的:“举之不足,

按之有余”与浮脉的论述恰恰相反,以说明其脉位深在,故尔最为合理。王叔

和此说得到后来的最广泛的支持和采用。例如:《千金方》、《活人书》、

《察病指南》、《脉诀刊误》、《脉诀指掌》、《难经集注》、《太索脉秘

诀》、《脉诀汇辨》、《医灯续焰》、《诊家正眼》、《四诊抉微》、《脉诀

启悟注释》、《脉法统宗》等书均引载了这八个字,有的书在引用时略有出入,

如:崔紫虚《脉诀》说:“隐隐约约,微渺难寻,举无按有,便指为沉。”将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简化为举无按有四字,使沉脉成为举按之间截然不同,给

人一种突然于沉分出现而不是渐现,且没有脉势了。崔氏之意不过为迁就四言

韵语将八字简化四字,其意与《脉经》没有分别,由于简化的有些不当,于是

有失实之弊。《外科精义》说;“举之不足按之方见。”将有余改为方见,既

与不足,不相对应,又于位置深浅与趋势不能反映出来,亦属于修改不当。

《医经小学》说:“沉举都无按有余。”其弊亦在于迁就七言韵语,且改不足

为都无,虽然改在举不在按,然而缺点是与《外科精义》类似。《医学人门》

作:“沉按有余举则无。”意与刘纯等。《诊宗三昧》说:“沉脉者,轻取不

应,重按乃得,举指减少,更按益力,纵之不即应指。”说法与《脉经》是基

本相同的,不过有些词费罢了。总之“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八字概括了脉位

的深浅,指法在动的状态下所得的“信息”,不但体现出脉形,亦反映出脉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