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综合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VIP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综合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云冈石窟中雕琢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窟龛,造像面容清秀、雕饰奇丽,服饰也体现出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的典型装扮。同样的“秀骨清像”也出现在北魏迁都洛阳后雕琢的龙门石窟中。这体现了当时(???)

A.佛像雕刻技术日益创新 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民族交融进程停滞不前

2.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在大夏(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见到了邛竹杖、蜀布。大夏国人说,他们是从身毒国(古印度)购买来的。这一记述可以用来证明(???)

A.张骞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 B.大夏国和身毒国贸易关系密切

C.“西南丝绸之路”早已开通 D.中国与中亚的贸易关系早就存在

3.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丝绸、瓷器数量众多;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A.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 B.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

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D.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动力

4.妈祖信仰是我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据说全世界各地有妈祖庙近5000座,妈祖信徒达两亿人之多。妈祖祭典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是首个世界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湄洲岛也因而被称为“东方麦加”。据此可知,妈祖信仰的传播(???)

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 B.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C.丰富了中华文化思想内涵 D.源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

5.下表为《1980-1995世界贸易情况表》

1980-1995世界贸易情况表

年份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总计

100

100

100

100

农产品

14.69

13.59

12.02

11.41

燃料及矿产品

27.53

21.84

14.16

10.56

工业制成品

53.71

60.51

69.33

72.01

这表明

A.传统贸易优势影响强大 B.国际贸易对主权国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C.国际贸易发展日益受阻 D.贸易竞争力取决于经济水平、技术优势

6.下图所示是清朝乾隆时期内务府承制的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该更钟体现了(???)

A.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B.西学东渐改变了国人儒学观念

C.“向西方学习”的流行

D.清文化产业逐步融入世界市场

7.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如图)是唐代的一件俏色玉雕,选用罕见的缠丝玛瑙制成,做工精湛。杯体造型是常见于中西亚的器型。据此可推断,该玛瑙杯是(???)

A.唐代工匠制作而成 B.中西亚国家的贡品

C.丝绸之路文化见证 D.中华民族交融产物

8.19世纪后期,华茶输出几乎占国际茶叶市场之半,但到1900年,印茶的输出额超过华茶。至清末民初,英属印度成为国际茶叶第一出口大国,英属锡兰上升为第二位,中国则下降为第三位。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饮茶习俗的变化 B.殖民地的生产专业化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中华文化影响力下降

9.中国古代的丝绸、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这得益于(???)

A.西汉出现的文景之治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D.唐太宗的开放政策

10.17世纪以来法国贵族开始接触到来自中国的工艺品和文献,使启蒙思想家开始推崇中国的文化与思想,欧洲开始以法国为中心对中国文化与思想的研究。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研究以一种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界称为“中国风”。由此可知(???)

A.文化交流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重要原因 B.启蒙思想的发展来自于中国的文献资料

C.中国文化的外传有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D.官方交流是东西方交往的主要形式

11.下图所示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

A.对外贸易处于顶峰 B.西北边疆战乱频繁

C.丝路贸易较为兴盛 D.榷场互市相当活跃

12.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航海家们从亚历山大里亚港出发,开始从红海到印度沿海的航行。这些人实际上都是罗马帝国东部的居民,大多数是北非的希腊化的埃及人,或者干脆就是阿拉伯人。材料可以说明当时罗马帝国(???)

A.统治基础较为广泛 B.国内外经济交流频繁

C.主导东西方间贸易 D.文化交融进一步发展

13.图1、图2、图3是甘肃河西走廊魏晋时期墓葬出土的画像砖(部分)。这三幅图反映出当时的河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