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学案(53份)-人教课标版43.docx

2018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学案(53份)-人教课标版43.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学习重点.学习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认识汉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为什么汉语和英语中对与“狗”有关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

答:

阅读课堂活动“民以食为天”,思考:以饮食文化为例,谈谈汉文化对汉语言有着怎样的影响。

答:

.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答:

.汉语中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有哪些?

答:

.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民族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

.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

.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判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当豆蔻年华。

.他们两人同坐一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算是相敬如宾了。

.误会消除了,夫妻俩又破镜重圆了。

.(·江苏)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题型识记并了解相关文化常识

例题(·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个字)

()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答:

答案精析

解引子

不同语言之间既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也会有很多差异,这正反映了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贬义词,而英语中跟“狗”有关的词则不然。

析活动

汉语中常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来描写人物形象。这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常用跟“吃”有关的词写人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一类是通过食物的外部形状描写人物。

第二类是通过食物的属性描写人物。

第三类是通过吃东西的动作状态来描写人物。

跟“吃”有关的词语之所以可以用来描写人物,是因为这些词语的借代义或比喻义可以表现人的某方面特征。

总之,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关于“吃”的说法就无不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

知要点

.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民族的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也支配着民族语言的特点。

()民族文化是语言的根,反过来,语言也承载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①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汉、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不同。汉语中的表亲关系非常明确,分得很细,这与民族文化特点密切相关。

②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如“冰”“玉”在中国人眼中代表高尚和纯洁,而在外国人眼中则不然。

③在语言和表达上,中国人有对己谦对人恭的表达习惯,外国人则没有。

.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则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称别人的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

文档评论(0)

132****1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