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2PPT.pptx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2PPT.ppt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概念辨析;中国近代史;;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1.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2.取消“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

3.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

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

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国内: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3、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国际:1、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道路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誓死力争”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运动中的对联:

“学生被捕神流泪;贼奸窃国鬼兴愁”

“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

“罢课罢市,足见人心未死;保国保家,才是热血男儿”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京大学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学生及青年团体散发的传单;要求惩办曹汝霖的标语;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先锋:青年学生;3、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1999年5月4日《人民日报》社论;【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精神包括()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国际主义精神③民主与科学精神

④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下列事件或现象,典型地体现了“五四精神”主旋

的是()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②某店主张贴“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③北大学生谢绍敏用中指血书“还我青岛”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入中国;背景:;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俄国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是先驱;1、1918年11月,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2、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思辨提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有何不同?;(1)使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并引发问题与主义之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