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系列之侗族大歌PPT.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遗系列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侗族大歌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至明代,侗族大歌已经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

侗族大歌的发展与其鼓楼的居住形式,好客的风俗习惯,以及侗族语言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侗族大歌结构严密而精美,歌词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历史渊源

2006年5月20日

贵州省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

贵州省从江县、贵州省榕江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五项非遗项目编号均为Ⅱ—28。

2009年

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渊源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历史渊源

在过去漫长的封建社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侗族社会一直处于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交通闭塞,商品经济观念极其淡薄,学校很少,读书的人不多,教育十分落后,大歌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世代相承。那时候,人们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谁掌握的歌越多,谁的知识就越丰富,歌师、歌手受到人们的尊敬,当时侗族人民认为读不读书没有关系,但不学歌就不行,因而有“用歌替书”之说。

20世纪50年代后,侗族大歌被音乐家肖家驹、郭可诹等发现,他们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黎平县侗族山区收集发掘、记录整理,侗族大歌从此由大山深处走向世界。20世纪50年代初,黎平岩洞侗族歌手吴培信代表侗族出访苏联,第一次将侗族大歌带出国门。

01

02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题材内容

侗族大歌歌唱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混声大歌等七种。

鼓楼大歌:侗语称“嘎得楼”。用于迎接宾客时在鼓楼里演唱的大歌,由主客男女双方歌队对歌,内容以情歌叙事歌为主。

声音大歌:侗语称“嘎唆”“嘎套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注重表现曲调、声音的优美,加入了许多衬词,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音响,如流水、鸟鸣、蝉声等。

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君”“嘎啥”。一般是歌队出寨走客,应主人邀请而演唱,多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作为歌词。

基本特征

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君”“嘎啥”。一般是歌队出寨走客,应主人邀请而演唱,多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作为歌词。

童声大歌:侗语称“嘎腊温”。由儿童演唱,内容多为儿童的游戏及知识传授,歌词短小,节奏明朗,曲调欢快,朗朗上口。

戏曲大歌:侗语称“嘎瓦”,即群众歌。一般在侗戏开场前或收场,以齐唱为主,最后一句拖腔时才合唱,气氛热烈。

礼俗大歌:侗语称“嘎耶”。每年正月初二祭祖母堂时,手拉手或手搭肩踩堂唱的歌,节奏明快。侗族大歌的内容,通常是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如果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可分为四类:即嘎所(嘎获)、嘎嘛、嘎想、嘎吉。

题材内容

基本特征

1、嘎所又被称为声音大歌,强调旋律的跌宕,声音的优美。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

2、嘎嘛被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3、嘎想又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4、嘎吉又叫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有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嘎吉母,和众人分声部合唱的嘎锦两种类型。叙事歌的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基本特征

词曲结构

1、一曲多词类,是侗族大歌数量最多的一类,经典侗族大歌,都属于这一类歌。经典大歌是属于正式场合演唱的大歌(即男女对唱的歌),所以都有男声部和女声部。

2、一词一曲类侗族大歌,是数量较少的歌种,这类歌一首歌只有一首歌词和与之结合的一首曲调。这类歌一般不用于对歌演唱,主要用于欣赏,这类歌往往只有女声部或者只有男声部。

3、一词多曲歌是侗族大歌里数量最少的歌,是侗族大歌发展过程的种变异形式。一词多曲歌主要是女声歌,多是把一首一词一曲的歌词移植到另外一首一词一曲的歌的曲调里演唱,还可以把男声的歌词移植到女声里演唱。

4、侗族大歌的结构严密而精美,具有完整的三段式特征:每首大歌均由三部分组成,分成歌头、歌身、歌尾。歌头与歌尾相互照应,将歌身镶在中间。

5、结构上由果(组)、枚(首)、僧(段)和角(句)组成。

基本特征

歌词特点

1、歌词简练,以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快乐木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