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12月新题训练——诗歌阅读.doc

2024年高考语文12月新题训练——诗歌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高考语文12月新题训练——诗歌阅读

一、诗歌阅读(共25小题)

1.(2023秋?中山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①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梧桐半死:晋崔豹《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则所谓“合欢树”似即连理梧桐。古诗文中例以“梧桐半死”比喻丧偶。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处话凄凉”既有词人自己因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亡妻诉说的沉痛,又包括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的凄凉。

B.“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刻画了词人的外部形象,表现出其内在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C.“原上草,露初晞”,纯粹是为了状眼前之景,以荒郊常见的“草”“露”为主要意象,运用起兴手法引出后文的“新垅”,抒发了词人对妻子离世的伤悲。

D.“谁复挑灯夜补衣”,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平实的细节表现了妻子的贤慧、勤劳以及夫妇之间的患难与共、甘苦共尝。

(2)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贺铸的《半死桐》堪称古代悼亡篇章中的双璧,同以真挚、沉痛见称。试分析这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的相同之处。

2.(2021秋?道里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题。

畬田①词五首

王禹偁

其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②,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③,豆萁禾穗满青山。

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注】①畬田:烧荒垦种。②斸(zhú):锄一类的农具。这里作动词,挖掘。孱颜:通“巉岩”,高峻险要的山岩。③索:古代长度单位,十丈为一索。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民们登高山,伐草木,烧灰种地,不畏艰辛,悠扬的田歌回荡山间。

B.“人间皆似我”的“我”指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和山民的心紧紧相连。

C.诗人以贴近畬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劳动场景具体生动,内容真切。

D.本诗语言朴素浅近,通俗清新,极富民歌情味,呈现浓郁的民俗之美。

3.(2024?闵行区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寄刘员外长卿

[唐]皇甫曾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①。

[注]①汉主题柱:指汉灵帝在大殿的柱子上题字赞美田凤。小闵准备撰写《诗人的情谊:皇甫曾与刘长卿》一文,他在阅读这首诗时遇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1)小闵对诗中几个字的读音不太确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长”应读作zhǎng,“称”应读作chèng。

B.“长”应读作zhǎng,“称”应读作chēng。

C.“长”应读作cháng,“称”应读作chēng。

D.“长”应读作cháng,“称”应读作chèng。

(2)小闵想以此诗来增强文章的纪实性特征,以下选项属于纪实的是

A.刘长卿身处新安

B.皇甫曾正在旅途

C.刘长卿疏发成素

D.皇甫曾对松思友

(3)请代小闵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

4.(2024?金山区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唐)李白

西羌延①国讨,白起②佐军威。

剑决浮云③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抗手④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注】①延:请,此意为招引。②白起:战国秦之名将,这里借指白利。③决浮云:出自《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决:断。④抗手:举手拜别。

(1)下列对本诗的题材和体裁判断正确的一项

A.边塞

古诗

B.送别

律诗

C.送别

古诗

D.羁旅

律诗

(2)对本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形势,巧用典故,隐含激励。

B.五六两句是对未来战场情景的描写,给读者飘逸豪放的感觉。

C.七八两句描绘白利回首与诗人举手拜别,铁衣生寒,威风凛然。

D.全诗情感热烈,蕴含诗人祝颂友人之意,也流露个人的失落。

(3)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5.(2023秋?余姚市校级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赤壁

杜庠(1)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