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溪精神永流芳——才溪参观学习心得体会.docx

才溪精神永流芳——才溪参观学习心得体会.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郭公寨回到上杭,我们住在才溪乡政府招待所——“才溪山庄”。我住的五号楼201房间有两本书,一本是《才溪精神》,还有一本是《红色才溪故事集》。吃完晚饭,戴上老花眼镜,我在房间一口气看完两本书,但仍久久不能入睡,为才溪精神所感染,为才溪故事而激动!

第二天,201*年4月26日上午,我们在才溪参观学习。

首先来到“光荣亭”。身穿预备役军服的女讲解员介绍道“从1930年至1933年,毛泽东同志曾三次到才溪作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的《才溪乡调查》,高度赞扬了才溪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革命热情。后来毛泽东同志又在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称赞说‘才溪乡扩大红军多得很呀!百个人中有八十八个当红军去了。’大会上把‘才溪模范乡’这面锦旗奖给了才溪乡。据有关资料统计,当时才溪乡有三千多人参加红军,占该乡青壮年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革命战争年代,才溪乡有一千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流血奋斗,英勇献身。1933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的巨大贡献和光荣业绩,在才溪老圩坪上建造了光荣亭,并把刻有‘我们是第一模范区’这块奖给才溪人民的石碑竖立在亭的中间。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地方恶霸进行反攻倒算,疯狂复辟,苏区人民惨遭迫害与摧残,才溪光荣亭也被敌人毁坏了,但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了省苏维埃奖给他们的那块光荣的石碑。解放以后,才溪人民在原地按原貌重建了光荣亭。1956年春,毛主席亲自题了‘光荣亭’三个字。”我抬头看着那三个熠熠闪光的大字,确是典型的“毛体”。亭内“我们是第一模范区”的石碑是重建的,讲解员说原先残缺的石碑在毛主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是国家二级文物。

一个乡有一千多优秀儿女牺牲,这正是“青山凝碧曾是血,绿水流辉应为魂”。

从光荣亭向西右拐便是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房屋坐北朝南,属砖木结构,主座依次有雨坪、下厅、中厅、上厅,并设有厢房,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原为地主宅居。1929年才溪农民暴动成功后将其没收。1930年6月,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在此办公。1933年11月,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召开了区委书记、区苏主席及各部部长会议。

从工农检察部西侧进入南面院子就是“列宁堂”,原为1920年王氏地主所建宅居。房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1929年才溪农民暴动成功后才溪区工会在这里办公。1930年为纪念列宁诞辰60周年,才溪区工会改名为列宁堂。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进行社会调查时住在区工会的东厢房,并在才溪区工会召开了工人代表、贫农代表和耕田队长等调查会。

讲解员告诉我们1933年,毛泽东回到苏维埃政府主持工作后,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他非常注重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然而,彼时党内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面对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党内有些同志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总路线产生了偏离甚至怀疑。为了探求“要不要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等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1930年6月到1933年11月,毛泽东三进才溪,白天奔走在窄小崎岖的山村小道上,进村入户,遍访农家;农耕时节,他习惯卷起裤脚,下田帮农民干活,与群众打成一片。他说“向群众求师调查,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还要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1933年11月下旬,在两次调查的基础上,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乡进行调查,召开各行各业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访贫问苦,探望烈军属。每召开一次座谈会,毛泽东会事先列出详细的调查提纲。座谈会上,他仔细询问,认真记录,并不时起身给与会的群众发卷烟,“我请你们来,你们就是我的先生,学生对先生理应恭敬嘛”。用了10多天时间,在对调查收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撰写了《才溪乡调查》这一光辉著作,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区划、代表会议、此次选举、乡苏下的委员会、扩大红军、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等7个部分,用才溪乡的事实回答了根据地建设是重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

走出列宁堂,从红军公田上木栈道向西就是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一进正门大厅是毛主席的汉白玉坐像,好像是根据毛主席在庐山含鄱口的相片雕刻的。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内设毛主席才溪乡调查展厅、才溪九军十八师展厅、才溪英烈展厅。展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陈展手段,融知识性、观性、趣味性于一体。设计独特新颖,亮点频现,版面、展具及灯光设计精美、组合协调自然,展线流畅通达,模拟景观惟妙惟肖。

毛主席才溪乡调查展厅内有实景模拟体验区、“列宁台”、“送郎当红军”半景画,“三千儿女当红军”、“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实景硅胶雕塑、十八乡合作社旧址场景等,展馆内容分为“经济建设

文档评论(0)

134****46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