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docx

“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参赛指南

指导单位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主办单位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承办单位

山西大学

承办指导单位

山西省教育厅

支持单位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太原市委组织部(太原市委人才办)

赞助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大赛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秘书处设于浙江大学,2023年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由山西大学承办。大赛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理念,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赛的目标是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硏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本届大赛中,参赛队伍可根据自身兴趣及技术能力任选类别进行参赛。

第一章赛程与赛制

本届大赛将秉承“创新融合”原则,将大赛的特色定位在“前沿领域”和“创新应用”两个方面。参赛作品须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探索和设计有明确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方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社会治理、教育养老、环境保护、司法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大赛采用开放命题和企业赛题相结合方式,参赛队伍可自主选择赛题类型。参赛作品应当遵循相关设计要求、开发指南与规范。参赛者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由选择应用场景并自行获取相关数据,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并能展示其应用潜力的参赛作品。

一、作品要求

大赛分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开放命题以及华为企业赛题,每支参赛队伍可根据兴趣及技术能力任选一个类别参赛,同一参赛队员只允许报名参加一个类别。技术创新类强调软硬件结合,重点考察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展示;应用创意类强调重大领域场景,重点考察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落地的潜在价值。企业命题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二、赛制说明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按时、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团队名称、提交的作品材料中不得体现学校、学院或导师等影响比赛公平的信息。团队信息以初赛报名信息为准,一旦通过资格审查整个大赛期间不得更改团队成员、指导老师信息。

1.作品提交要求

初赛:1)参赛者须根据赛题作品规范提交参赛作品简介(无模板,300字以内)、项目文档(基于标准模板完成项目内容的详细阐述)、项目视频(充分展示团队成果)、其他可选辅佐材料(技术可行性、产品尽职调查报告等项目相关内容)。

2)此外,本次大赛鼓励原创性工作,希望作品的核心创意和主要开发过程须在大赛期间独立完成。

决赛:参赛者须通过汇报和展示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作品开发流程、技术概要、创新要点和潜在应用价值,具体安排以正式通知为准。

2.作品考察要点

专家组将根据作品的选题新颖性、技术可行性、方案的创新性、应用落地性及表达清晰性等方面制定评审标准予以评定。

3.晋级规则

初赛采取线上评审方式,根据初赛报名作品数量和作品质量,遴选出一定数目的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三、赛程时间安排

时间

内容

2023年5月8日—7月31日

选手报名、各高校资格审查

2023年5月15日—8月7日

参赛作品材料提交

2023年8月8日—8月25日

遴选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2023年9月22日—9月24日

决赛

四、知识产权和作品所有权

1.比赛期间参赛队伍所有的创意、方案及相关的知识产权均属于参赛队伍所有,组织方承诺履行技术保密义务,参赛资料仅用于本届参赛用途,宣传与推广以不透露参赛队伍核心技术为限。

2.参赛队伍应保证所提供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属于自有知识产权。组织方对参赛队伍因使用本队提供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而产生的任何实际侵权或者被任何第三方指控侵权概不负责。一旦上述情况和事件发生,参赛队伍必须承担一切相关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并保护组织方免于承担责任。

第二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一、参赛资格

1.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读研资格的本科生均拥有参赛资格。参赛形式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允许跨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

2.参赛队员必须为高等学校在册在校学生,报名须保证个人信息准确有效;每支队伍需指定一名队长,队长必须为非应届毕业在读研究生,且队员分工明确。

3.参赛团队和选手可申报指导教师,每个团队最多可申报2名指导教师,以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