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室检查分析技术—血液常规检查.pptx

动物实验室检查分析技术—血液常规检查.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常规检验;1、概念

根据细胞质有无颗粒,可将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分成有颗粒白细胞和无颗粒白细胞。

有颗粒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任务一血液常规检验;1、概念

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并不一定表示各类白细胞均增多或减少,常仅限于某种或两种白细胞数的变化,从而引起白细胞之间百分比的相对改变。

白细胞计数对疾病的诊断具有一般意义,而白细胞分类计数则有具体意义,在临床上,应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1、概念

嗜中性粒细胞是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最活跃的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

嗜酸性粒细胞常出现于异物入侵部位,

有抗原一抗体反应处就会有嗜酸性粒细胞积聚。因此这类细胞能抑制组织胺或类似于组织胺等有毒物质的活性。当发生机体蛋白分解时,嗜酸性粒细胞就会增加,起解毒作用。

寄生虫病

过敏性、皮肤病、湿疹

肿瘤疾病

;1、概念

嗜碱性粒细胞的碱性颗粒中含有肝素,具有抗凝作用。

淋巴细胞是机体的免疫细胞,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单核细胞具有特殊的酶系统,用以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原生动物、分枝杆菌、真菌等,在机体发生慢性感染以及需要清除组织碎片较多的条件下,单核细胞就会大量出现。;1、概念

因此,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countofwhitecell,DC)是指将血液制成涂片,染色后用油镜观察,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即可计算出1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正常参考值】健康动物白细胞分类正常参考值:

表2-9各种动物白细胞分类比例

单位:%

;2、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

(4)淋巴细胞增多与减少

(5)单核细胞增多与减少

;(1)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

与白细胞总数增多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白血病除外)。

1、细菌感染2、无菌炎症3、疫苗、血清、手术创伤、出血溶血。。。。

嗜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是机体抵抗外来感染和对体内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炎症及重症烧伤、创伤。;嗜中性粒细胞减少:

1病毒病;2濒死期、恶病质;3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见于病毒性疾病及各种疾病的重危期(如中毒性休克、胃肠破裂等)。

多由于骨髓造血机能受到抑制,致嗜中性粒细胞生成不足,或因最急性感染,致使嗜中性粒细胞向组织中的游走速率超过由骨髓向血液中的释放速率等因素所致。

;嗜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分析嗜中性粒细胞的增减变化时,应特别注意核象的变化。

核左移:杆状核和晚幼核细胞增多,并出现中幼细胞,甚至出现髓细胞的比例增高,称为核左移,通常表示骨髓造血机能增强;

核右移:若分叶核细胞显著增多,且细胞核分为4~5叶甚至多叶的比例较多者,则称为核右移,表示造血机能减退。

;任务一血液常规检验;嗜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结合白细胞总数变化,分析嗜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变化,更有意义。

核左移,同时白细胞总数也增多,称为再生性核左移,说明骨髓造血机能增强,是机体处于紧急动员、积极防御阶段的表现;

;

核左移,但白细胞总数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甚至减少者,则称为退行性核左移,为感染严重,骨髓造血机能衰竭,释放功能不良,表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嗜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结合白细胞总数变化,分析嗜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变化,更有意义。

核左移,同时白细胞总数也增多,称为再生性核左移,说明骨髓造血机能增强,是机体处于紧急动员、积极防御阶段的表现;

核左移,但白细胞总数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甚至减少者,则称为退行性核左移,为感染严重,骨髓造血机能衰竭,释放功能不良,表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核右移则表示骨髓造血机能减退、机体抗病能力降低,多由于机体高度衰竭所致,对此预后宜慎重。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见于某些寄生虫病(如肝片吸虫病、球虫病、旋毛虫病等),

某些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等)以及湿疹、疥癣等皮肤病。

肿瘤疾病;;(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常见于某些疾病的重症期,也可见于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嗜酸性粒细胞长时间消失,表示预后不良,但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后又重新出现,则说明病情好转。;(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溶血、慢性恶性丝虫病、高脂血症等。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嗜碱性粒细胞在外周血液中很少见,故其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增多与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慢性细菌传染病(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淋巴性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

血孢子虫病等。

;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