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基础理论: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ppt

模块一基础理论: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2.掌握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特点能力目标:1.秘书人员如何在领导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秘书人员如何根据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特点,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德育目标:1.从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各种作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2.从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特点上,培养学生做任何事都应像秘书人员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六个方面作用2.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五个特点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和特点【导入新课】同学们,新时期信息量猛增,工作节奏加快,许多领导人虽然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精明能干,但个人的知识、能力、精力总是有限的。因此,一个睿智的领导人必然十分重视发挥秘书人员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秘书工作服从并服务于领导工作,因而可将它看成是领导工作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机关、单位能正常、有效运转的基本保障,可见秘书工作的作用是很大的,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重点来了解它们。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枢纽作用助手作用参谋作用辅助协调作用不管部作用窗口作用枢纽作用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枢纽作用的示意图领???导各部门 秘???书外???部群???众简要分析示意图的内容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秘书机构处在组织的中心位置,因此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沟通左右、联系内外的咽喉:一是领导的决策指令要通过秘书部门传达下去;二是下面的问题、要求,包括下级的请示、报告,以及群众重要的来信来访,都要通过秘书部门递送上去;三是面上的情况、动态,以及经验教训,要经过秘书部门反映到领导手中;四是内部的计划、部署,要经过秘书部门传达到执行部门去。结论1、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沟通左右、联系内外的咽喉。(1)、下传领导的决策指令(2)、上报下级的请示、报告、群众重要的来访的问题(3)、给领导反映基层的情况、动态及经验教训(4)、把内部计划部署传达到执行部门去2、枢纽作用的实质是秘书协调能力的体现,秘书和秘书部门必须做好所在单位上、下、左、右、内外的关系协调,注意协调的原则、方法、艺术助手作用(辅助领导)秘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当好领导的助手具体内容:(1)文书处理(2)筛选文件(3)文字把关(4)事务处理(5)督促作用参谋作用参谋作用是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能好秘书就是领导的“智蘘”具体表现为(1)提供依据(2)综合意见(3)出谋献策当好参谋的注意事项处理好“参谋”与“参与”的关系秘书在参谋时要努力做到出力而不越位越位的含义越位的表现:A、决策越位B、表态越位C、干工作越位D、答复问题越位E、场合越位当好参谋的注意事项越位的原因:A、领导原因B秘书原因越位的危害:(1)混乱局面,(2)影响领导协调职能的发挥,(3)、无法处理领导与秘书的良好关系成功参谋的典范案例阅读古代秘书的下材料,作为现代秘书有哪些借鉴的意义呢?结合材料说说当好秘书根本是什么?历经四代的辅政元老古代秘书古代用人,历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三国时的刘放和孙资却历经四代而不衰,当权者不疑,同事者不妒,终其一生而未离权臣之位。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例外。汉末政治污浊,民不堪命。外有黄巾之起,内有董卓之乱。董卓诛后,朝政仍然擅乱,矜功争权,互相攻击,不可一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秘书一词由此而起。公元205年,曹操任刘放为主簿记室,后与孙资俱为中秘书郎.曹操死后,魏文帝曹丕于公元220年即位,改秘书为中书,任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并加级晋爵,赐爵刘放关内侯;三年后又晋爵刘放魏寿亭侯,孙资关内侯。文帝死后,明帝明帝曹睿于公元227年即位,尤见宠任。故同加散骑常侍,晋爵刘放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明帝死后齐王曹芳于公元240年即位,以刘放、孙资决定大谋,加官晋爵几近于一身。直到嘉平二、三年,刘放、孙资相继逝世,分别谥敬侯、贞侯。刘放、孙资在辅政工作中有“四不”:一是能力高超而不狂。在汉末群雄并起,胜负难分之际,刘放纵观天下,便已看出“废兴不理”明确“去就之分”。刘放善写文章,朝中诏命,多为刘放所为。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孙吴遣将招诱公孙渊,明帝欲檄讨之,满朝大臣多以为不可,独有孙资胸有成竹,主张檄讨,果获全胜。刘放、孙资文韬武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