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中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叶中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gryiLevl.etVant.)以其干燥叶入药,性味苦、辛、温,入脾、

肝、肾经,生用、炒炭或掏绒,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安胎等功效,又名五月艾、冰台、

艾蒿、医草、灸草、黄草、香艾等,植株香气浓烈,药用价值高,在我国分布广泛,且不同产

地的艾,其作用效果也有差异。艾的应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离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中药的评价手段也越来越多,从艾

草茎中分离出38种化学成分,而叶中可分离出43种。不同产地的艾叶所提取出来的化学成

分及含量也有所差异。艾叶中含有挥发油、多糖、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人医临床上常用于

妇科、消化系统、风湿麻痹类等疾病,在动物养殖上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具有绿色、无公害、

提高动物免疫力的特点。现将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艾叶中的化学成分

艾通常以艾叶作为其药用部分,经提取分离发现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

酮、微量化学元素及其它等有机成分。

1.1、挥发油

挥发油是艾叶当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占全草的0.20%~0.33%。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

分复杂,主体化合物为1,8-桉叶素,其他挥发油有薄荷醇、斯巴醇、倍半萜类、beta;-丁香

烯、ɑ-侧柏酮、十六酸、龙脑、8-桉叶精、ɑ-水芹烯等。徐新建等通过气质联用仪对艾叶挥

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艾叶中有38个化学成分。潘炯光等从艾叶中鉴定出60种化

学成分成分。姚发业等利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和气-质联仪分离出59个峰和51个化学成

分。

1.2、黄酮类

艾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柚皮素、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槲皮素等,

其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衰老等作用。唐生安等从艾叶中萃取分离出了5,3-二羟基

-3,6,7,4-四甲氧基黄酮醇、5,7,3-三羟基-3,6,4-三甲氧基磺酮醇、5,7-二羟基-6,3,4-三甲氧

基黄酮、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4种黄酮类化合物。

1.3、微量元素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进行测定分析,艾叶其中含有钴、锰、锌、铜、钾、钠、汞、镁、

钙等微量元素,还发现不同产地的艾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着,且其中的重金属含量都

符合安全范围。

1.4、其它

艾叶中还含有油酸乙酯、豆甾醇、亚油酸乙酯等。唐生安等利用乙酸乙酯对艾叶进

行萃取得到东莨菪内酯和对羟基苯甲醛。

2、艾叶的药理作用

2.1、抗菌、抗病毒作用

艾叶提取物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

有明显抗菌作用,该方法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赵宁等发现皮肤病

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被艾叶提取物明显抑制。

2.2、抗炎、抗过敏和镇痛作用

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过敏和镇痛的作用。蒋涵等应用二甲苯对小鼠进行耳廓

炎症造模,发现蕲艾挥发油可以抑制炎症并延长其热板反应潜伏期,小鼠扭体次数减少,降

低大鼠甩尾痛程度,另外,也可抑制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艾叶挥发油中

的2-萜品烯醇、葛缕醇可以抑制5-羟色胺造成的皮肤血管渗透性增强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

反应,还可以抑制SRS-A和SRS-A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

2.3、平喘、镇咳和祛痰作用

艾叶挥发油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咳嗽、哮喘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艾叶口服和

注射还可以起到祛痰作用。其镇咳机理是抑制延髓镇咳中枢,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松弛

作用,还能对抗由组织胺等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2.4、止血与抗凝血作用

艾叶具有止血和抗凝血作用,原因主要是溶解抗纤维蛋白和毛细管通透性的降低。

张学兰等研究发现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艾叶主要有效成分及止血作用影响显着,加热后挥发

性成分含量很容易降低,但炭炒后却止血作用明显。

2.5、抗肝纤维化作用

熊振芳等通过大鼠试验,发现蕲艾的提取液可以有效地防止肝纤维化,其主要机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360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