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二级类 中药学.pdf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科门类二级类中药学

学科门类(二级类):中药学

2013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中药学专业课程

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郭玫

所在院校:甘肃中医学院

推荐部门: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1/1

学科门类二级类中药学

二〇一一年一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以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

制学三个教研室以及药学实验室为基础形成的。本教学团队是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

化学重点学科、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学术支撑,以甘肃

省领军人才郭玫教授为带头人,以中药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和中药药剂学院级精品课程为

建设载体发展起来的,具有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二十多年来团队始终围绕

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目标努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

一、团队的特色

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是药学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自药学系成立就开

设了这些课程。2003年获准设立中药学(下设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等方

向)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正式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毕业20余人,为我国

中医药事业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本教学团队目前承担着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中药化

学、中药炮制学、中药材加工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工艺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

成分分析等本科教学任务,同时承担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中药化学专论、新剂型设

计等教学任务。

二、团队的师资力量

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学历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配置

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厚的优秀人才梯队。现有人员18名,其中硕士生导

师6人。

职称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4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7人。

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13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学士2人,整体学历层次

较高。

学缘结构:本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南大学、兰州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

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等院校,学缘结构优良。

年龄结构:团队平均年龄38岁,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其中40-49岁7人,30-39

1/1

学科门类二级类中药学

岁11人。

团队带头人:郭玫,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

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甘肃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

药化学分会委员,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中医学院中药化学重点

学科带头人,中药化学与质量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主任。

三、创新的教学工作

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人员始终围绕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根据社会

对中药学人才的需要,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手段和方法,从课程目标修正、

大纲调整、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授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

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其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水平,成为有用之

才,我们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单纯的学习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