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与现实的交织——论余华小说《第七天》.pdf

虚构与现实的交织——论余华小说《第七天》.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虚构与现实的交织——论余华小说《第七天》

《第七天》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新作,这篇长篇小说以杨飞死后的感想和七日见闻为

内容。讲述了现实世界的荒诞和悲凉,讲述了人生百态,讲述了最底层人民的无奈和辛酸、

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又讲述了少见的温情。7天,不同的事件交织联系在一起,

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让人心灵颤抖。同时现实世界的欲望仿佛一个恐怖的

史前巨兽,在吞噬着所有被欲望控制的人的生命。现实是残酷的,当这些被社会遗忘,被社

会抛弃的人再一次相聚,没有了恩怨纠葛,只剩下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好好的活下去。在那个

虚构的世界里,大家都在洗涤着自己的灵魂,仿佛解脱却又有少许的遗憾和无奈。最终虚构

与现实的交织让我们理解了爱的难能可贵;理解了眼泪是那么的意义深重;理解了爱而不得

是多么的冷酷。本文首先对余华的创作梗概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对于小说的研究和争议,

然后对于小说中的虚构和现实描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另外余华的小说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

藻,但却直击灵魂。本文针对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行了阐述,又从写作手法上对余华的《第七

天》进行了分析,最后回归人的世界,虚构和现实的交织是为了更好的描写人,是为了更好

的关照人。这也是余华写作的根本出发点。

1前言

1.1余华的创作概述

《第七天》这部小说以中国传统的“头七”作为故事的出发点。在中国民间,

有这样一种说法,人在死后的前七天,灵魂依然在人间游走。死者要在这七天看

看自己的亲人,会会自己的老友,以弥补生前的遗憾。七天之后,亲人烧纸钱,

才算送走了他们,让他们安心的过奈何桥,安心的投胎。如果这七天,家里人没

有按照他的意思办事,或者心愿未了,那么灵魂没有办法安心,则会一直存在在

人间。虽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也传达着一种善意,即希望通过这个机会,

弥补缺憾。但又有些残酷,因为逝去的永远也不会回来。余华的《第七天》同样

讲述了一个灵魂在七天的所见所闻。将一些现实中的新闻串联起来,通过荒诞的

叙事内容,构建了死者和现实世界的联系。真真假假,恍如真切发生,却又是那

么的虚幻缥缈。讽刺着现实世界的各种贪污腐败,争名夺利,却又歌颂者平凡人

的美与善良。

《第七天》依旧沿用余华早期作品中对于“死亡”这个主题的探讨。在《许

三观卖血记》中余华描述了伟大的父爱,阐述了他对于“死亡”的理解。而《第

-1-

七天》仿佛他又一次对死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将一些小人物通过死亡之后的

荒诞时空联系到了一起,再一次从他们的视角谈他们的死亡。另类的视觉,讲述

了生前的种种遗憾和荒诞,讲述了死后的“安息之地”和“死无葬身之地”。最

震撼人心的是“鼠妹和伍超”,“杨飞和父亲”。虽然时空相隔,但却将这段爱

延续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种深沉的爱,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惋惜。阅读之后,

心情沉重。这些小人物仿佛就是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渺小的我们,不一定什么时

候厄运降临,不一定什么时候生活不受控制。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条主线,那

就是“爱”,爱让这些苦难变的那么的微不足道,爱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一缕缕微

光。即使有一天我们被全世界抛弃,始终有那么一个人,爱着我们,不离不弃,

[1]

始终等待。心情沉重的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不在乎嘈杂污浊的

世界,即使有再多的欲望也要为爱让路,相互取暖,才能长长久久的陪伴在爱我

的人身边。

1.2《第七天》的研究概况和争议

目前针对《第七天》的评述和研究褒贬不一。对于余华《第七天》评价不高

的人很多都是对其写作手法的质疑,《第七天》采用的是新闻串烧式的故事表述

方式,这种现实性现象切入,让一些人认为余华并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将一些新

闻事实简单的进行了串联,简单粗暴,缺乏小说的美感特征。其代表是霍俊明在

《余华“现实叙事”的可能或不可能——由〈第七天〉看当下小说叙述“现实”

的困境》中的表述。常立则是通过对比余华之前小说,认为《第七天》的语言和

[2]

叙述过于简单和平庸,并没有将主题进行深化。张晓琴也在《一次不彻底的远

行——余华的第七天及其他》中提到了小说将“新闻”进行罗列叠加,关注了

现实却缺乏了更为长远的思考。而一些读者习惯了经典的表述方式,突然看到这

么一篇不符合他们认为的小说样式,也会说出一些激烈的话语。但不可否认的是

《第七天》里面的叙事语言和叙述技巧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王达敏认为余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