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特种水产动物识别-海蜇.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生物识别CONTENTS海蜇识别01分类海蜇养殖现状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中国习见的海蜇有伞面平滑口腕处仅有丝状体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状物的棒状海蜇,以及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黄斑海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沿海,有一定毒性。真海蜇在黄海、东海、渤海都有,毒性较小,通常青色海蛰毒性较大些。海蜇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从辽东半岛直至广东沿海均有分布,海蜇是中国沿海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体色变化较大,一般是青蓝色,有的是暗红色或黄褐色。海蛰的营养十分丰富,含蛋白质12.3%,脂肪0.1%,糖类4%,还含有很多铁、钙、磷和大量维生素,无论在生化结构上,还是在人体吸收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其伞部可加工成海蜇皮,腕部可加工成海蜇头。海蜇伞径300~500毫米,最大个体达1米,重约40多千克。是主要的养殖品种。黄斑海蜇与海蜇很相似。主要区别为:外伞部表面有许多短小而尖硬的疣突,并有黄褐色的斑点。每1/8伞缘有8个长椭圆形的缘瓣。口腕上着生的棒状附属物较短小,附属物的末端呈球形或棒状。生殖突很大,为卵圆形,基部表面有尖刺状的突起。伞径一般为250~350毫米,伞径多为半球状,伞部中央较肥厚、结实,伞缘较薄。口腕8个,三翼状,有许多末端膨大的槌状附属物。有8对肩板,其上有许多丝状附属物。生殖下穴4个。成体为乳白色,外伞表面散布有许多黄色的小斑点。此种为热带种类,多分布于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棒状海蜇个体较小,伞径40~100毫米,伞高50毫米。外伞十分光滑,很薄。每1/8伞缘处有14~16个略呈圆形扁平的缘瓣。此种在我国仅分布于厦门一带海区。沙海蜇为大型水母类,伞径180~980毫米,呈半球状,外伞表面密布细小的颗粒。缘瓣数目变化较大,通常1/8伞缘有14个。生活时,伞部呈褐色,附属物呈深褐色。此种为偏冷水性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北部。*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