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上海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以下是对原文进行润色改写的版本: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朱光潜论考据、批评与欣赏

①将快感和联想等同于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另一种误解是学者们特有的,即将考据和批评等同于欣赏。

②以我在国外大学学习莎士比亚戏剧为例,英国教授一年到头都在讲版本批评。他们详细研究莎士比亚某部剧本的版本历史:哪一年出现的四折本、对折本,各版本有何差异,某个字词在不同版本中的变化等。他们不仅如此,还非常重视作品的来源和作者生平:莎士比亚大概经历了什么?《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作品创作的?他与戏剧界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否是作者的自我表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满是虫蛀的旧稿中,寻找点点滴滴的线索。

③这些工作属于中国人所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考据工作,对我们学生欣赏剧本本身并不关心。从美学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但不等同于欣赏本身。欣赏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就欣赏而言,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次要的,因为美感体验全在于作品本身。但就理解而言,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如要理解《洛神赋》,就需要了解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理解《饮酒》诗,就需要先确定原文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仅有理解而缺乏欣赏,则无法真正进入文艺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穿凿附会,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强行附会历史事实,却不知艺术创作虽可受史实影响,但并非完全受其支配;二是过度沉溺于考据,而不肯亲自品味作品,我虽十分敬佩和感激他们的孤诣,但认为最关键的是要亲自品读作品,领略其中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一般人所理解的文学批评,意义并非如此简单。文学批评学者有不同派别,对文学批评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除了上述帮助理解的文学批评外,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没,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城建,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学.科.网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2分)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

文档评论(0)

158****98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