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pdfVIP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24.04)

本试卷共6页,共22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

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

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语段,把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huì()。我

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mào(),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

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摘自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2.默写

一片丹心凭谁问,家国情怀永流传。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直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之胸臆;范仲淹追慕“古仁人”,坚定“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忧乐思想和政治理想;文天祥决心以死殉国,表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作为新时代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

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一切学问家,①虽然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__________的态度,常常和

书中的学说__________,常常____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__________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

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

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划线句①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将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

(2)在句①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语()

A.怀疑评判修正辩论B.修正怀疑辩论评判

C.怀疑辩论评判修正D.怀疑评判辩论修正

(3)第②句划线的四个短句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B.一切学术停滞,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C.没有新发明,没有新问题,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D.一切学术停滞,没有新发明,没有新问题,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志愿服务播撒了凡人善举的种子,它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让志愿精神成为时代新风。

②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内容。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

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

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

现。

③志愿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华民族有着助人为乐的

优秀文化传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温暖着、激励着每个人。近年来,随着文明实

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全面深入推进,我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志愿者队伍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初中试题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