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VIP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60分)和非选择题(满分40分)组成,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部落时代一首名为《蜡辞》的祭歌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首祭歌体现了()

A.城市规模的扩大 B.阶级社会的产生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早期国家的形成

2.西周时期,君子一般指贵族,小人指平民;春秋时期,逐渐演变为以道德品格的高下来区分二者。这种变化实质上说明春秋时期()

A.等级制度发生变动 B.德治观念受到普遍认同

C.宗法关系已经瓦解 D.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3.据《岳麓秦简》,若里人要求获得爵赏的回乡军人出钱宴请,则要求宴请者、应允要求者都要受到严惩。此举意在()

A.改革法律制度 B.消除血缘关系的潜在威胁

C.强化基层治理 D.提升军功阶层的政治地位

4.年代约为我国两汉时期的越南沿海墓葬,出土了釜、盘、碗等铜器,其与中国两广、湖南等地汉墓出土的同类器物风格一致。由此可知()

A.汉代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B.中越交流历史悠久

C.汉代制铜技术广泛外传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5.有学者认为,三国时期,北方政权并没有能力统一南方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地方势力联合起来也只能维持自保,无法吞并北方。这主要是因为()

A.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B.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C.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D.门阀政治持续发展

6.以诗证史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如表的唐诗可以总体印证唐代中后期()

出处

诗句

唐彦谦《采桑女》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白居易《观刈麦》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杜荀鹤《山中寡妇》

桑柘废来犹征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A.生产水平低下 B.农民负担沉重 C.兼并之风盛行 D.赋税制度变革

7.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纹饰丰富,有二十四孝故事图、佛教中常见的飞天、道教瑞兽仙鹿等。这反映出唐代()

A.寺院影响日益扩大 B.饮茶之风盛行 C.儒家正统地位丧失 D.思想文化多元

8.面对仁宗多次袒护,殿中侍御史赵拃持续半年多、上奏十余次弹劾宰相陈执中,以致仁宗不得不罢黜陈执中相位。这反映了当时()

A.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B.以文治国的方针 C.中央行政效率低下 D.统治集团的分裂

9.宋代从城镇到乡村广泛设有“烟火公事”,主要负责人口居住、迁入和迁出信息管理,民讼决遣,盗贼防治等。“烟火公事”的遍设源于宋代()

A.儒学复兴运动开展 B.社会治安恶化 C.对社会的管控松弛 D.社会流动性增强

10.辽国初期选官实行世选制,对象以契丹贵族为主;后增设并推广科举制,汉人入仕占比扩大。上述变化()

A.消除了民族隔阂 B.保留了民族特色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加强了官员管理

11.如图所示至元通宝四体文钱为元代官方所铸。该钱币正面为汉字,背面上、下为八思巴文,左、右分别为西夏文和察合台文。“四体文钱”的出现说明当时()

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以汉字为官方文字

C.政府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12.明清时期,江南等地的诉讼观念从“厌讼”逐渐朝“好讼”转变,各类诉讼尤以户婚、田土引致的为多。上述变化表明当时()

A.传统道德体系逐渐瓦解 B.封建秩序受到挑战

C.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D.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13.清初,言官拥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雍正在位期间虽罢撤“风闻奏事”之权,但“天下之利弊无不洞烛于圣心”。这直接得益于()

A.政治局势的稳定 B.文官政治的式微 C.奏折制度的运行 D.地方权力的弱化

14.如表所列为清代边疆地区部分管理制度。这反映出当时()

蒙古

实行盟旗制度,盟主须按《理藩院则例》办理事务

回疆

实行伯克制度,伯克任期与内地官员一致

西藏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全面提高驻藏大臣权力

A.边疆社会秩序逐渐稳定 B.国家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C.守内虚外观念根深蒂固 D.清廷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

15.1858年中英谈判期间,咸丰皇帝坚持以全免洋货关税与鸦片弛禁为条件,换取洋人罢议公使驻京。这缘于()

A.传统华夷观念影响 B.鸦片战争清军战败

C.清廷主权意识增强 D.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16.1880-1912年,清政府以大城市为中心自建了30多条铁路,形成了连接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