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池沉降观测
技术方案
编 写:
审 核:
审 定:
二○一五年四月
目录
一、概述
二、作业依据
三、沉降观测方案
1、高程基准
2、基准网的布设
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沉降观测点的保护
5、沉降观测的仪器
6、基准网的观测
7、沉降点的观测
8、沉降观测时间
9、沉降观测精度
10、内业精度评定与数据处理
11、沉降软件要求四、安全措施
五、质量检查与验收六、成果资料
一、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
序号监测部位监测内容监测点数
序号
监测部位
监测内容
监测点数
备注
1
水池侧壁
竖向位移
10个
二、作业依据
1、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施工设计图。
2、监测技术要求
1、监测项目在水池注水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并取其平均测量值作为初始读数。
2、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3、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
4、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5、固定观测人员。
6、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3、监测仪器
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
精度指标:每公里往返测高程精度0.3mm(采用铟钢尺)
三、水池沉降观测方案
1、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2、基准网的布设
根据对沉降观测点观测的需要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监控网拟布设成由4个基准点组成的一个环形的二等水准网,编号为D1、D2、D3和D4,高程测量采用独立假设高程系统。材质:钢质标准件。基准点将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基准点采用建筑物外固定物体上水准基点标石方式。墙柱式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在沉降稳定的建筑物上。其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布点。
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设计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有关要求,在各构筑物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每隔20米-30米左右布设观测点。材质:钢质标准件
墙
墙
体
监
测
点
沉降观测点埋设标志图1
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视立尺需要。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见附件)。
4、控制点的保护
控制点做好后,我们还需要在点周边用钢管等做好临时围栏,把控制点保护起来,确保控制点不受到外界任何干预破坏。控制点附近插上彩旗,起到警示和标识作用,降低被破坏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期间,如发现控点受到破坏需要及时转移控制点,确保施工的方便。
5、沉降观测的仪器
沉降观测的仪器:瑞士进口的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精度:每公里往返高程中误差为±0.3mm)和2m条码尺。
6、基准网的观测
基准网为二等水准网。
首次观测成果是计算沉降量的起始值,在水准点埋设不少于15天后进行第一次观测,首次要进行两次观测,两次观测高程之差在允许范围内(±1.0mm)时,取其平均值做为初始观测结果,否则需重新测量。
7、沉降点的观测
观测点与基准点组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原则上按与基准网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要求施测。观测点测量按二等水准要求。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以减小前后视距差不等的影响,保证成果质量。考虑到沉降观测的特殊性,为最大消除系统性误差的影响,应采用固定仪器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和固定观测环境。
8、沉降观测时间
水池注水前进行初始观测,待满水后,每一个月测量一次,连续测量三个月。
9、沉降观测精度
使用水准仪、水准标尺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当观测成果出现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检验和校正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的规定执行。检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于一二级水准观测的仪器i角不得大于15秒,对线条式因瓦金标尺不应大于0.1mm。
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找准时进行观测。3)观测前半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使用数字水准仪前,还应进行预热。
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实用绳结技术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pptx VIP
- 医疗行业数据脱敏技术方案.docx VIP
- 新译林九年级上Unit 4 精选短语和词汇(预习+复习+默写)2024-2024学年牛津版英语九年级上册.docx VIP
- DB14T 3225-2025煤矸石生态回填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中风(共42张PPT).pptx VIP
- 探究与实践++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docx VIP
- 额定电压110 kV(Um=126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