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_杨洪建.ppt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9掌握新优技术,实现高效养殖。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139.com)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2.稻田养鱼生产技术一是品种选择。水稻应选择茎叶粗壮、抗倒伏力强、耐肥抗病虫害的高产品种。稻田养殖的鱼类应以草、鲤鱼为主养对象。二是鱼种放养。稻田养鱼一般放养大规格鱼苗(10~15厘米),每亩放养200~300尾。三是稻田养鱼的管理。放鱼时间上应掌握在不影响稻苗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早放,以便延长鱼的生长期。放苗前一般用5%的食盐水浸泡7~10分钟。田间管理上应采取浅灌和晒田相结合的方法。浅灌主要是在水稻生长前期进行,中、后期管理需要逐渐加深田水,特别是在扬花叶穗时,水稻对水需求大,同时鱼体逐渐长大,需要更深的水位相匹配,以保证鱼稻不发生矛盾。四是施肥喷药管理。稻田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两大类,一般基肥用量占2/3,追肥占1/3。稻田基肥以绿肥、人畜粪肥、塘泥等为宜。施肥前先排浅田水,让鱼集中在鱼沟、鱼溜中,然后在稻田中分片撒施肥料。三、稻蟹共作稻蟹共作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蟹,达到稻谷与河蟹双增收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技术要点如下:1.田间工程建设养蟹田块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块,以黏壤土为宜。要求田埂厚实,不渗漏,通电、交通方便。田间要开挖环沟、田间沟、暂养池。环沟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一般沟宽上口1米,下口0.5~0.6米,深0.6~0.8米,成环形;田间沟要求挖成“十”字或“井”字沟,一般沟宽0.6米,深0.5米,并与环沟相通;暂养池在田块一边,面积占田块的3%~5%,沟深1米。筑高田埂,一般埂高0.5~0.8米,坡度1∶3,夯实,并用双层农用塑料薄膜沿稻田四周铺设防逃装置,用木柱固定,埋·主推模式·402019.07构建种养结合模式,打造循环发展格局。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 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139.com)入土内10~20厘米,高50厘米。建好进排水系统,做到灌得进、排得出,水位易于控制。排水地基要夯实,不留缝隙,闸门用铁丝封好,防止河蟹逃跑或敌害生物进入。2.蟹种放养放养前采用人工或机械捕捉方式清除田内野杂草、青蛙、老鼠等敌害生物。移植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细绿萍等浮水植物,移植面积占沟池水面的40%~60%,为河蟹提供食物,并为其蜕壳提供附着物。蟹种放养前先在暂养池中强化7~10天,待水稻返青分蘖后再放入大田饲养,以提高成活率。蟹种下塘前应用10%食盐水浸洗20分钟消毒,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者放养,淘汰老龄蟹,每亩放700只为宜。3.饲养管理发挥稻田的资源优势,培养好天然饵料。同时按河蟹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投饵。日投入饵料数量以河蟹体重的7%左右为宜,每天投饵2~4次,并强调多点投喂,投均投匀,使之吃饱吃足。同时,根据河蟹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傍晚1次投喂量要占全天总饵量的60%左右。另外,蜕壳前的饵料中应加入适量蜕壳素,促其顺利完成蜕壳。饲养期间要勤换水,水质要求为无污染的地下水,换水时间应在上午10时左右内外水温基本相同时进行,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过大对河蟹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稻田水位一般保持在5~10厘米,并随时观察水位、水质,水位过低及时加水,水色过深立即换水。4.蟹田水稻栽培水稻品种应选择茎叶粗壮、抗倒伏力强、耐肥抗病虫害的高产品种。养蟹稻田在秧苗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基肥品种以有机肥为好,最好是饼肥,时效长、效果好。一般可亩施人粪尿肥250~500公斤,饼肥150~200公斤,缺少有机肥的地区也可用无机肥补充,总施用量以基本保证水稻全生育期的生长需要为宜。秧苗移栽前2~3天,对秧苗施1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通常采用浅水移栽,宽行密株栽插,发挥边际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秧苗栽后的1周内,特别是秧苗返青前,要尽量减少河蟹进入秧田,以免影响秧苗成活。(未完待续)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10036)杨洪建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