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多浆类花卉生产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主讲人:张君艳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多肉类花卉简介

◆目前常见的种类大多属于景天科和仙人掌科,还有夹竹桃科、大戟科、龙

舌兰科、番杏科、马齿苋科等55余科。

◆南非和墨西哥是世界上多肉植物最多的国家。

◆茎、叶特别粗大、肥厚或退化,含水量高,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力

的一群植物。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1形态特征

◆茎叶等器官肥厚或退化,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表皮角质或被蜡层、毛或刺,

表皮气孔少且经常关闭。

◆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1形态特征

◆体态奇特:肥厚肉质叶片、变态茎秆或特化刺座,形成奇特的体态,观赏

价值较高。如山影拳(姿态呈熔岩堆积状)、生石花(外形如卵石)。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1形态特征

◆花色彩、位置及形态各异:以黄、红、白色为主,重瓣性较强,花形态变

化也很丰富,漏斗状、管状、辐射状等。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2品种及类型

①根据原产地及生态环境分类

原产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

或沙漠地带的种类借助茎叶

贮水能力生存,原产地土壤

及空气极为干燥,如原产墨

西哥中部沙漠的金琥、仙人

掌、仙人球等。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2品种及类型

①根据原产地及生态环境分类

原产热带、亚热带高山干旱

地区多数为矮小的多肉植物、

叶片莲座状或密被蜡质层及

绒毛,原产地水分不足、日

照强烈、大风、干燥,如莲

花掌、蓝石莲等。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2品种及类型

①根据原产地及生态环境分类

原产热带森林的种类多数附

生在树干及阴谷岩石上,根

系不在土壤中生长,习性接

近于附生兰类,如昙花、火

龙果、量天尺、蟹爪莲等。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2品种及类型

②根据观赏部位分为三类:观花类、小型观叶类、大型观茎。

观花类:茎叶肉质,花朵鲜艳,如蟹爪莲、长寿花、仙人指,均为典型

的短日照植物。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2品种及类型

②根据观赏部位分为三类:观花

类、小型观叶类、大型观茎。

小型观叶类:小型或微型盆栽,

以观赏肉质叶为主,如景天科

的桃美人、蓝莲、玉露、虹之

玉、熊童子、茜之塔等。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2品种及类型

②根据观赏部位分为三类:观花

类、小型观叶类、大型观茎。

大型观茎类:株体高大,2~3

米,茎秆肉质,密被绒毛或刺

座,如天伦柱、金琥、非洲霸

王树等。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多肉花卉的地生种类,也就是原产热带、

亚热带沙漠和高原地区的花卉种类一般

需要干旱、炎热及强光的环境条件,不

耐寒冷与水湿。因为这一类花卉原产地

为具备高温干旱的沙漠气候型特征,他

们为了适应环境,常常将叶片或者茎秆

特化为肉质、退化或密被毛刺、白粉,

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为了生存,将自身

形态进行不断的演化。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3对环境的要求

◆地生类:一般要求干旱、炎热及强光条件,不耐寒冷与水湿。

光照:要求阳光充足温度:大多喜25~35℃,生

(光照强度大)、光照长期不低于18℃,休眠期不

时间较长的条件。低于5℃。

水分:生长期少浇水、

肥料:耐贫瘠。

休眠期不需浇水。

多肉类花卉生产技术

3对环境的要求

◆附生类:无明显休眠现象,耐旱性不如地生多肉,四季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光照:要求冬季阳光充温度:适宜20~30℃,生

足,其余季节半阴条件。长期不低于12℃。

水分:生长期常浇水。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