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护理问题.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的护理问题发热是一个常见而又重要的临床症状,它可能表示身体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发热的原因、症状和分类,并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医疗服务。by茅弟

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反应。正常体温一般在36.0°C-37.2°C之间,当体温升高到37.3°C或以上时即被定义为发热。发热是机体对各种病原体入侵、组织损伤或其他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自我防御反应。它可能预示着身体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因此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发热的原因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非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肝肾功能障碍等也可能导致发热。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引起药物热反应。外来因素刺激:如中暑、热射病、烧烫伤等情况也可导致体温升高。

发热的症状体温升高: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是体温超过37.3°C,有时能达到40°C以上。寒战畏寒: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寒战,感到全身发冷。头痛乏力:头痛、全身乏力、疲惫无力等是常见伴随症状。肌肉酸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也是比较常见的表现。其他症状:有时还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发热的分类依照病因分类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而非感染性发热则源自免疫系统、肿瘤等其他病理因素。依照持续时间分类根据发热的持续时间,可将发热分为持续性发热、间歇性发热和阵发性发热等。这反映了不同病因下发热模式的差异。依照体温变化分类从体温变化的角度来看,发热还可分为规律性发热、不规律性发热和波浪性发热。这与病因和疾病的进展有关。依照严重程度分类依据体温的升高程度,发热可分为低度发热、中度发热和高度发热。这往往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发热的评估1病史采集仔细询问发热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周期性变化、症状特点等,了解病因和病程。2体格检查全面评估体温、皮肤情况、淋巴结肿大、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发现潜在疾病线索。3相关检查如根据病史和体征进行血常规、感染性指标、影像学等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

发热的测量体温测量通过准确测量患者体温,了解发热情况并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可选口温、耳温、直肠温等测量方式。测量频率根据病情需要,通常每2-4小时进行一次体温测量。严重患者可提高测量频率至每1小时。记录数据仔细记录体温数据,绘制体温曲线,分析发热规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趋势分析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精准、及时的治疗。

发热的护理目标1及时发现发热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评估发热情况,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2缓解不适症状采取降温措施如服药、敷冰敷等,帮助患者缓解寒战、头痛等不适感。3控制病因结合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控制感染或其他导致发热的基础疾病。4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降温措施1使用物理降温法:冰敷、冷毛巾、扇风等帮助迅速降低体温,缓解发热不适。给予退热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有效降温,通过抑制体内发热介质来控制发热。保持良好环境:保持室温恒定、空气流通有助于维持体温,为患者创造舒适舒缓的休息环境。

药物治疗对于发热的患者来说,适当使用退热药物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退热药物,它们通过抑制体内发热介质的生成来有效降低体温。同时它们还可以缓解发热伴随的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帮助患者获得舒适的休息。除了退热药物,在某些感染性发热的情况下,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病原体感染,这对于治愈发热的根本原因至关重要。医护人员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补液治疗对于严重发热的患者来说,补充足够的液体是非常重要的。严重发热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必须及时进行补液治疗,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预防脱水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静脉输液、口服补液等方式补充液体。静脉滴注可采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证体内的渗透压平衡。而对于能喝水的患者来说,多饮水也可以有效补充失水。

营养支持发热患者营养需求往往增加,需要医护人员给予重点营养支持。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等方式,满足机体对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同时注重饮食质量,提供流质或半流质的营养膳食,避免给消化系统带来过大负担。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促进发热患者的恢复。

休息与活动充足休息发热患者需要获得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护理人员应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患者适量休息。适度活动在发热过程中,适度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但活动时间和强度需要因人而异,由医护人

文档评论(0)

156****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教育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