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pdfVIP

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1950年到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这是建国后第一

次重大的文艺思想争论和文艺批判运动;

1954年到1955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批判,这是对《红

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一、文坛三公案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武训其人:武训生于1838年,山东堂邑人。原名武七,七岁

丧父,随母乞讨为生。因受人欺负,认识到不识字的不幸,从21岁

开始以文盲加乞丐的身份行乞集资办学。至49岁时,已经积聚了230

亩田,3000多吊钱,于1888年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

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

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

学。之后又相继兴办两所义学。山东巡抚为其事迹感动,赐名武训。

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1896

年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清史稿》记载,“(武训)

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

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九岁。

2、陶行知的评价:陶行知写有短诗《武训颂》:“朝朝暮暮,

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

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当众跪求,

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

学。”

3、梁启超的评价:梁启超为武训撰写了《兴学节略》,说武训

的义塾“行之数十年,弟子卒业而去者,不可胜数”,而武训始终“日

以两钱粗馒终其身”。文中最后总结:“铢积寸累,惟以兴学为事。

殆所谓奇节瑰行,得天独厚者欤!”

4、武训在民国时期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武训被誉为普及教

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的楷模。陶行知创办育才

学校,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与武训精神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学者

们认为当时的中国是个有着四万万人口的大国,而且是一个穷国,文

盲比例非常高。教育能否普及兴盛是一件关乎国运的大事。武训办学

的实质是让学堂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这是一次把精英教育转向平民

教育的伟大尝试。

5、《武训先生画传》:1938年出现了由段承泽绘制的《武训先

生画传》,后由陶行知先生作跋。

6、电影《武训传》的缘起:1944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北温泉

送给著名导演孙瑜一本《武训先生画传》,希望他有机会能把武训一

生历尽艰辛创办义学的事迹拍成电影。孙瑜看了以后深受感动,初步

确定了拍摄《武训传》的计划,并决定电影中的武训将由当时的电影

明星赵丹来扮演。

7、拍摄过程:1948年7月中国电影制片厂正式投拍此片。在影

片拍摄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时候,影片停拍。1949年2月,昆仑影业

公司以低价购得此片的拍摄权和底片、拷贝。孙瑜则加入昆仑公司继

续完成此片的拍摄。在1951年2月影片正式拍成前,这个剧本根据

当时的形势需要经过了数次大的修改。

8、最初评价:1950年12月,《武训传》公映。根据孙瑜先生

的回忆,“观众反应极为强烈,可算是好评如潮,口碑载道”。当时,

影片还在中南海专门放映给中央首长看,看完后,反应良好,获得不

少掌声。朱德与孙瑜握手,称赞电影“很有教育意义”。影片公映后

观众和知识界对《武训传》的评价基本是正面的。

9、毛泽东的社论:毛泽东在1951年5月20日的《人民日报》

上发表了一篇在历史上分量很重的社论,题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

传〉的讨论》。

10、社论内容:

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

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

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

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

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承

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

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就是把反动宣传认为正当的宣传。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

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为了上述种种缘故,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

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

文档评论(0)

133****7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