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方剂基础知识.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方剂基础知识

CONTENTS

目录

中医药方剂的历史和现状

中医药方剂的治疗原理和功效

中医药方剂的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药方剂的储存和管理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第一章

方剂的组成和分类

使药:引导诸药,起调和作用

药引:引药归经,起引经作用

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合理配伍,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君药:方剂中的主要药物,起主要治疗作用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君药的疗效

佐药:协助君药、臣药,起辅助治疗作用

方剂的组成

01

按照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分类:补益剂、解表剂、清热剂等

02

按照药物的组成和功效分类:单味药、复方药等

03

按照药物的剂型分类:汤剂、丸剂、散剂等

04

按照药物的适用人群分类:成人方、儿童方、老人方等

05

按照药物的疗效分类:速效方、缓效方等

06

按照药物的适应症分类:感冒方、咳嗽方、腹泻方等

方剂的分类

第二章

中医药方剂的历史和现状

现状:现代,中医药方剂在疾病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05

成熟:唐宋时期,《千金方》、《本草纲目》等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医药方剂的成熟

03

传承:明清时期,中医药方剂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04

起源: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奠定了中医药方剂的基础

01

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问世,丰富了中医药方剂的理论体系

02

中医药方剂的历史

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中医药方剂的精华,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

现代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药方剂进行研究和开发

临床应用:中医药方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

国际交流:中医药方剂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中医药方剂的现状

第三章

中医药方剂的治疗原理和功效

君臣佐使: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搭配,使药物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挥疗效

03

调理阴阳: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04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时要考虑全身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01

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中医药方剂的治疗原理

扶正祛邪: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恢复身体健康

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治疗热性疾病

健脾和胃:调理脾胃,治疗脾胃虚弱性疾病

润肺化痰:润肺止咳,治疗肺燥咳嗽性疾病

养颜美容:调理气血,美容养颜,治疗皮肤疾病

调节阴阳: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治疗血瘀性疾病

补气养血:补充气血,治疗气血不足性疾病

安神定志:安定心神,治疗心神不宁性疾病

补肾壮阳:补肾壮阳,治疗肾虚阳痿性疾病

中医药方剂的功效

第四章

中医药方剂的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

03

煎煮时间:根据药方和药材的不同,煎煮时间会有所不同

01

煎煮器具:砂锅、陶瓷锅等

02

煎煮用水:矿泉水、纯净水等

07

注意事项:煎煮过程中避免频繁打开锅盖,以免影响药效。

05

煎煮火候:先武火后文火,保持微沸状态

06

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等,根据药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煎煮方法

04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第二次煎煮时间较短

中医药方剂的煎煮方法

煎煮时间:根据药方和药材的特性,控制煎煮时间

煎煮次数:根据药方和药材的特性,控制煎煮次数,避免浪费药材

煎煮保存:煎煮好的药液应尽快服用,如需保存,应选择密闭、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药液变质影响疗效。

煎煮器具:选择陶瓷、砂锅等耐高温、不易腐蚀的器具

煎煮用水:选择纯净水、矿泉水等洁净的水源

煎煮后处理:煎煮后及时过滤药渣,避免药液浑浊影响疗效

煎煮火候:根据药方和药材的特性,控制火候,避免煎煮过度或煎煮不足

中医药方剂煎煮的注意事项

中医药方剂的储存和管理

储存环境:阴凉、干燥、通风处

储存容器:陶瓷、玻璃等密封容器

储存方法: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储存期限:根据方剂性质和储存条件而定,一般不超过2年

定期检查:检查方剂的性状、气味、颜色等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中医药方剂的储存

储存环境:阴凉、干燥、通风处

01

储存容器:密封、防潮、防虫

02

储存期限:根据药物性质和储存条件而定

03

定期检查:检查药物是否变质、过期

04

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更新药物信息

05

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药物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06

中医药方剂的管理

感谢聆听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文档评论(0)

duantoufa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