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pdfVIP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急诊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

减少或停止。

(2)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或腹部CT扫描可见小肠、结肠

充气扩张,可见液平面。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术后、年老体弱者多见,常反复发作,

难以根治。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

减少或停止。

(2)体征:腹部改变为主,腹部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有压痛,

或可触及包块;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或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或腹部CT扫描可见小肠、结肠

充气扩张,可见液平面。

(二)证候诊断

1.气机壅滞证:腹胀如鼓,腹中转气,腹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

恶心,呕吐,无矢气,便闭。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实热内结证:腹胀,腹痛拒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或有身

热,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舌苔黄腻或燥,脉滑数。

3.脉络瘀阻证:发病突然,腹痛拒按,痛无休止,痛位不移,腹

胀如鼓,腹中转气停止,无矢气,便闭。舌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

4.气阴两虚证:腹部胀满,疼痛,忽急忽缓,喜温喜按,恶心呕

吐,大便不通,乏力,面白无华,或有潮热盗汗,舌淡或红,苔白,

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气机壅滞证

治法:行气导滞,理气通便。

推荐方药:厚朴三物汤加减。选用厚朴、生大黄、炒枳实、炒莱

菔子、砂仁、川楝子、炙甘草等。

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等。

2.实热内结证

治法:泻热导滞,通里攻下。

推荐方药:大承气汤加减。选用生大黄、炒枳实、芒硝、厚朴、

黄芩、延胡索、白芍、甘草等。

中成药:莫家清宁丸等。

3.脉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便。

推荐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选用桃仁、丹参、当归、生大黄、

炒枳实、厚朴、延胡索、白芍、炙甘草等。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新加黄龙汤加减。选用麻子仁、苦杏仁、生大黄、枳

实、厚朴、太子参、生地、麦冬、当归、黄芪、甘草等。

中成药:麻仁滋脾丸等。

中药胃管注入:禁食患者,可按上述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中药

方剂,每剂熬煎150ml,冷却至适宜温度,经胃管内注入,每次

50mL,闭管保留2~3小时,3次/天,直至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

缓解,肠鸣音恢复,大便通畅。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主穴:足三里、大横、大肠俞、内关、气海、天枢。

寒凝者,可加关元、中脘,或灸气海、神阙。

热结者,可加曲池、合谷、支沟。

食积者,可加梁门、内庭。

虫积者,可加阳陵泉、四缝。

气滞者,可加中脘、行间。

脉络瘀阻者,可加血海等

气阴两虚者,加脾俞、肾俞。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肢体穴位垂直进针1.5寸,腹部穴位与

腹平面呈45度角斜向下进针1.5~2寸。每隔5~10分钟重复手法1次,

留针30分钟。诸穴均施捻转提插,酌情采取泻法或补法。

2.电针:取足三里、天枢穴。腹穴接阴极,下肢穴接阳极,施术

3min后接中频刺激,留针20~30分钟。可酌情重复施术,1~2次/天,

年老体弱者不适宜。

3.耳针:取交感、大肠、小肠穴,耳穴埋针固定,或用王不留行

子固定在穴位上,间断指压。

(三)其他疗法

1.中药灌肠

功效:将中药直达患处,起到缓解腹痛、行气通便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