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串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pptxVIP

【考点串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下历史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复习目标

2时空定位

3考点梳理

4素养生成

5考法总结

6考点检测

1.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的偏安

3.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5.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6.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7.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江南经济发展起来,赶上并超过北方。

契丹

建立

北宋

建立

澶渊

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

和议

金朝

建立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建立

宋金

和议

蒙古

建立

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民族交融

元朝

建立

元灭

南宋

元统

全国

元灭

明建

01辽宋夏金政权的并立

一、政权

政权

民族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相关史实

民族关系

契丹

阿保机

10世纪初

上京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保持和平局面;1125年被金所灭。

民族间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北宋

汉族

赵匡胤

960年

开封

陈桥驿兵变后建北宋,1127年被金灭亡。

西夏

党项

元昊

11世纪前期

兴庆

宋夏议和;1227年被蒙古所灭。

女真

阿骨打

1115年

中都

金先灭辽,后灭北宋;1234年被蒙古所灭。

南宋

汉族

赵构

1127年

临安

岳飞抗金、郾城大捷;宋金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1276年被元灭亡。

二、概况

1、宋与辽──澶渊之盟(宋真宗时期,寇准力战)

(1)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2)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民族融合;对宋朝,是屈辱的,“岁币”给人民沉重负担。

2、北宋与金

1127年,靖康之变,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标志北宋灭亡。

3、金和南宋的对峙

(1)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2)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岳飞收复建康,为抗金做出重要贡献。

(3)南宋末年,元军南下,文天祥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

01辽宋夏金政权的并立

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材料一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材料二

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

——摘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积极作用:这一盟约促进了双方边境维持几十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与融和。

消极作用: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使北宋军备废弛。

结合材料,评价澶渊之盟

从时空观的角度认识辽宋夏金元的时代特征

政权并立与更迭

由分裂走向统一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2.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方能交易。宋太宗在公元977年后在镇、易、雄、霸等州设榷务同辽贸易,辽也在南疆设榷场同宋贸易。南宋与金在边境设立榷场,贸易比较发达。元灭宋前,双方也于边境设榷场贸易。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A.榷场是在澶州之盟之后建立起来的

B.澶州之盟促进宋辽百余年的和平相处

C.南宋与金在榷场的贸易要高于北宋与辽

D.榷场设立促进了民族政权边境贸易

C

D

02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

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1、军事上: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②将领无调兵权③定期轮换(兵将不识)

2、行政上: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在地方,文臣任知州,设通判分知州权。

3、财政上:财政收归中央,设置“转运使”。

02北宋的政治

三、实行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