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诗歌阅读
广西河池市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测试(二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颜青鬓”运用肖像描写,塑造了年轻将领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和首句“壮岁从戎”相照应。
B.“笑儒冠、自来多误”抒发对壮岁戎马生涯消失的感慨,与辛弃疾《破阵子》词结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写词人抗金报国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其失落感跃然纸上。
D.“望秦关何处”写大好河山至今仍未收复,但词人意志并未消沉,流露出意欲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感慨。
16.这首词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词人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15.D(应为抒发了词人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6.①本词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曾经意气风发、慷慨激昂,(1分)而今壮志难酬、失落苦闷(1分)的爱国词人形象。(1分)
②全词采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词人上阕回忆了壮岁意气风发,拥戈戍边,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下阕描写了此时“功名梦断”,闲居江南,空望秦关的生活处境。(1分)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壮志难酬、虚度流年的悲愤之情。(1分)??
广西部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参寥子:即诗僧道潜,与苏轼过从甚密,参寥子追随他数年。元祐六年,苏轼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说有情,一说无情,以后者为主,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
B.“不用”后四句,指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为此忧虑。“忘机”一词,表达作者达观超旷的心态。
C.共同游赏西湖、探访春山,作者描写了翠微、云霏等美景,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美好却短暂的悲伤之情。
D.作者用谢安的典故,与朋友约定:像谢安那样,东归、隐退,绝不让这高雅的志向与未来的事实违背。
16.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提到“豪华落尽见真淳”是一种艺术境界,请结合本词做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词人选取江潮、斜晖、人世等宏大事物入作,俯仰天地、纵览古今,得出“物是人非”的结论。对此无情人生,词人的态度却是旷达乐观的,他超脱时俗,无意名利。②词人珍惜友情,两人志趣投合、感情真挚。苏轼借谢安、羊昙的典故,表明归隐之志,这也是两人情谊深厚的体现。③词作以平淡的文字抒写深厚情意,气势雄放,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又执着于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悲伤之情”错,词人回想与参寥子相处的时光,确是志趣投合,表达对友情的珍惜。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词作起势不凡,以钱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充分地表现了词人的豪情。“几度斜晖”的发问,又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俯仰昔人非”写人世转瞬万变,如同梦幻,这又是社会人生的无情。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因而他能超脱时俗,“白首忘机”。词人选取江潮、斜晖、人世等宏大事物入作,俯仰天地、纵览古今,得出“物是人非”的结论。对此无情人生,词人的态度却是旷达乐观的,他超脱时俗,无意名利。
②下阕写词人与参寥的友情。词人看穿了古今万物,无意去名利场上角逐,但他并没有完全忘世,更没有忘情,他对生活的爱是执著强烈的,他对友情是非常珍视的。回想起在西湖与参寥子和诗饮酒、饱览春山美景、谈禅说理、流连忘返的日日夜夜,词人不禁从内心深处对这位友人以知己许之一一“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以“诗人”称参寥,正反映出词人珍惜友情,两人志趣投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风景谈》作业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记念刘和珍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阿房宫赋》《六国论》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阿房宫赋》《六国论》联读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阿房宫赋》《六国论》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阿Q正传(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劝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琵琶行(并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文档评论(0)